其实,萧衍并不是完全没有进取之心,他一直有着收复河南的愿望。
(这个愿望会在将来要了他的命。)
可是南梁实力中等,卡在了东西魏之间,就这样不上不下的。
而且南梁的统治危机愈发深重,所以对于北方的高端局,南梁实在没办法参与其中,只能在边境线上稍微摩擦。
535年7月,南梁萧范和樊文炽攻克晋寿(广元),11月,兰钦又收复南郑(汉中),南梁收复了505年丢失的领土。
同年,冼夫人上书设置崖州,南梁获得海南岛。
南梁与东魏也发生了边境摩擦,双方边界的地方官员向对方投降。
536年10月,侯景攻打南梁楚州,俘虏了其刺史,陈庆之率军反击,侯景逃回。
也是在这一年,南梁与东魏议和,两方划定了边界。
现在把视角移回北方,535年,宇文泰根本没有心思处理被南梁夺回的土地,也没有派兵自卫。
因为他的处境相当艰难,关中的人力物力艰难,稍有不慎,就会被高欢消灭。
535年3月,高欢消灭了夹在东西魏之间的刘蠡升,打通了从北面进军的道路。
刘蠡升在525年就起兵了,竟然能活到现在。
在出兵之前,高欢的长子高澄与高欢之妾郑氏通奸。
最后经过司马子如的劝说,高欢才没动高澄的世子之位。
司马子如:“家丑不可外扬啊,不可大张旗鼓处置,这事一定是有人在诬陷世子。”
此事就这样定调,高澄也得到了教训,以后不能招惹自己惹不起的人。
在西魏,周惠达向宇文泰举荐了苏绰,他是西魏重要的谋士。
东魏那边,536年,司马子如向高欢举荐了魏收和陈元康。
同年,南梁丞相,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病逝。
南梁萧衍菩萨心肠,投奔南梁的独孤信、杨忠、贺拔胜贿赂萧衍宠臣朱异,被准许回到西魏。
但凡南梁能留住一个……
回到北方,此时西魏已经三面受敌,南梁收复失地,柔然趁火打劫,东魏虎视眈眈。
更可怕的是,关中爆发了严重的饥荒,人相食,西魏面临着地狱难度的开局。
536年1月,高欢从北面进攻,攻克夏州统万城,东魏拿下河套。灵州的曹泥也迅速叛变,投奔高欢。
赫连勃勃:“还记得吗?这城是我修的。”
苻坚:“你的改造还没完呢,怎么就出来了,给我回去。”
西魏军队被高欢击败,曹泥被接回东魏境内。
537年初,东魏局势大优,高欢想要彻底消灭西魏。他决定三路出击,史称潼关之战。
窦泰攻潼关,高敖曹攻上洛,高欢自己攻打蒲坂。
宇文泰看破了高欢的部署,决定舍近求远,暂时无视高欢的威胁,先攻打主力窦泰。
宇文泰奇袭窦泰,窦泰死亡,高欢只能含恨退兵。
高敖曹想要效仿沈田子威逼长安,但高欢让他返回,高敖曹只能且战且退,全军而还。
宇文泰:高欢,1:0。
曹操:“这样看来,宇文泰这个年轻人还不错啊,还能够以小博大。”
“高欢前期不错,但遇到他就好像没那么厉害了。”
刘备:“对,他们两个跟你曹操属于一类人,随时准备着篡位呢。”
刘邦也想到了什么,“对了,嬴政,我好奇你倾向于哪边呢?”
“是宇文泰吗?他也是在关中发家啊。”
嬴政:“可能吧,但还是要看看他们后面的表现。”
另一边,刘义隆和拓跋焘在闲聊。
刘义隆:“我都能猜到你是怎么想的。”
“这对冤家中,你现在一定偏向于宇文泰。第一,你们都是鲜卑人,是同族。”
“第二,高欢和宇文泰任何一方统一北方都会立刻篡位。要让你们拓跋家活得更久,你们就祈祷弱势的宇文泰不被消灭吧。”
拓跋焘:“哼,说得不错,但你一个文帝不理解那种性情。”
“高欢看着有那种性情,宇文泰就感觉严肃很多。”
刘义隆:“所以你支持高欢?”
“不,我偏向宇文泰,但两个人我都恨。”
人间的高欢和宇文泰不知道,空间中的皇帝非常关注他们,甚至担任了他们的裁判。
王莽本来也是裁判的一员的,但他被刘邦支开了。
刘邦:“你当裁判干嘛?你都提前知道结果了。”
“况且你也是重要的技术人员,现在竞争告一段落了,你就跟他们一起去接收谈判得来的新空间吧。”
王莽没有拒绝的理由,因为这个任务并没有危险性,平行皇帝不太可能破坏合约。
嬴政:“王莽,你跟着去吧。去了之后,才能确切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双关,“他们”既指平行皇帝,又指刘氏集团。)
刘邦哪能不知道“他们”指的是谁,他也顺着嬴政的话茬道:
“对的,我们也要判断一下那边的动向。这几天,我们虽没派人过去,但一直在用机器监视,没有大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亥、刘询、刘备、司马绍和元恪跟着王莽一起去。
王莽:“明白了,不会有问题。”
这个名单,司马绍也在上面,难道他们注意到司马绍可能与我共边了吗?
但应该问题不大,刘氏猜疑就猜疑吧。
司马绍的名声和人缘还行。他做过调查,其实在普通皇帝的眼中,刘氏的行动是最多的。
司马绍立刻用意识通讯发信息:元恪也在名单上,我们可否在那个空间行动呢?
孙权/司马懿:时机未到!刘询和刘备在,你们要是有个疏忽,就会被抓住!
王莽:行,我们见机行事。
孙权:你们别让人抓住把柄就行。我们这边会按照计划行动,就执行你的计划,利用ai合成的录音造谣。
司马懿:第一步,在公共场所布置窃听器,采集大家的声音。这个就由吴始祖和姚苌引导刘玄(凑数)、刘义符行动,如何?
刘义隆:我没问题,他们存在感不高(尤其是前两个,都好久没出现了),不太会有人在意。
……
人间,高欢和宇文泰的争端还在继续,而且愈演愈烈。
宇文泰趁高欢新败,以于谨为前锋,东出潼关,攻克弘农,在此取粮。
高欢上头了,他认为,一个国力衰微的西魏,自己还拿不下来了?而且他们还敢反攻!
这简直是耻辱!我要找回场子!
537年8月,高欢集结20万大军前来,高敖曹包围弘农,宇文泰退回潼关。
高欢麾下将领劝说他,收复河南故地即可,只要扼守潼关,宇文泰就会困于粮草,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高欢上头了,他强令大军渡河,在许原以西扎营。
宇文泰则渡过渭水,在沙苑扎营。
537年10月,沙苑之战爆发。
高欢向宇文泰大营袭来,宇文泰则让士卒藏在芦苇之中,约定鼓声响起后出击。
当时,芦苇之中除了宇文泰之外,还有李虎和杨忠。
这两个人也许本人不出名,但他们的后代可是知名人物。
杨忠是杨坚的父亲,李虎是李渊的爷爷。
傍晚,高欢军队到达战场。有人劝说要冒险奇袭长安,高欢想要放火烧芦苇。
但是,侯景劝说道:“若宇文泰被烧得面目全非,关陇百姓就不会相信宇文泰已死。”
然后,高欢从之。
“我放弃了火烧芦苇。”
可能高欢在想,反正我这边局势大优,不必在乎那么多。
这时,王莽他们刚要出发。
王莽:“跟你们说,记住这里,高欢差一点就改变了历史!”
“然后,侯景可是历史的重要推动者,而且其实不止是这里……”
高欢就差一把火。宇文泰的大军迅速杀出,背水一战,而高欢军队因为争功阵型混乱。
李弼率军分割东魏阵型,双方血战,高欢大败,兵败如山倒。
“快逃啊!西魏的芦苇会说话!”
宇文泰:高欢,2:0。
接下来,高敖曹只能撤围弘农。宇文泰开始大规模反攻。
贺拔胜、李弼攻破蒲坂,独孤信攻破洛阳。然后西魏拿下了河南多地。
现在轮到高欢主场作战了。
西魏收复了旧都洛阳,元宝炬便前往洛阳祭拜。
……
刘彻:“还不错,这两场战争就是西魏的立国之战了。”
“但高欢实力仍在,肯定会率军反击。”
元子攸:“元宝炬也不是纯粹的傀儡,还能做到率军到洛阳祭拜。”
“甚至还有正常的太子元钦,真是令人惊讶啊。”
元修好像有些不服,“是啊,这都是他听话,苟出来的。”
元宏:“他们的军事水平相差不大,可能宇文泰集团略强一些,不过还得看政治能力。”
拓跋珪:“反正都是我们的仇人,你对我们的宗室好些,我还有可能原谅你。”
刘秀:“等一下,你们记得刚才王莽说话吗?为什么说高欢差点改变历史了呢?”
刘裕:“这不废话吗?任何一次重要决定之前都可以这样说啊!”
“真的这样简单吗?还有侯景……”
嬴政正盘算着目前的局势。也许宇文家会进入汉化胡人阵营,但自己可以争取一下高家。
接收空间的过程相当容易。到了夜间,王莽、胡亥和刘备就先回来了。
胡亥:“跟你们说,那个空间我们熟悉得很,他们也太会省事了!”
王莽:“就是危机v据点之战的那个空间。但是里面的东西都清空了,就留下了一间破房子和人工湖。”
嬴政:“哼,这样就把我们打发了。”
刘邦:“算了,有总比没有强。先命个名,我们要对那边进行建设。”
刘恒在本子上简单记录了下,“那就暂定为,7号据点空间,可以吧。”
王莽:“没问题。那个,剩下的三人留在那边建设了,我们已经排除了所有危险。”
刘邦:“那就按照镜空间故事,由工程小组接手吧。王莽,所以你还是得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