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婆婆,本名叫罗三姑。
丈夫死的早,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活。
她其实并不是遂州本地人,而是出身怀州府东阳县的一名牙婆。
这牙婆子,又被称为牙嫂,侩嫂,其实就是大梁市井间三姑六婆中的一种。
大户人家要买合用的妾室婢女,都是要找她们寻访撮合。
事成之后靠收取牙钱过活。
东阳县当地有位大户,号称程老爷,家中颇有产业。
他妻子刚死,便想寻一房小妾。
就请托到了罗婆婆这里。
正巧这罗三姑,碰到了一对外地逃难来的父女,父亲看着老实巴交,女儿也正值芳龄。
父女俩身无分文无处安身,便拜托这罗三姑帮忙寻个大户人家为奴。
这罗婆婆见女儿有几分姿色,便心思一动,将她带给了程老爷。
那程老爷一见便心生欢喜,当时就将那女子留下了。
这本是一桩好买卖,罗三姑也得了七两的牙钱,够她花用一阵了。
结果不想,这笔买卖却出了大事。
那年轻女子入了程家为妾,不过七日,便伙同那所谓的父亲,卷走了程家一大笔银钱跑路。
出了这种恶事,作为牙婆的罗三姑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
不但在堂上被打的是皮开肉绽,还在女牢中关了三个月,可说是吃尽了苦头。
出了监牢,罗三姑越想越气,便忌恨上了程家。
你不让老娘我好过,我也要让你程家付出代价。
实话说,这牙婆子与人贩子之间,其实就是一线之隔。
就看这人心做事歪不歪。
程老爷有个小女儿,今年不过九岁,长的也算是个美人坯子。
这罗婆子便寻了个机会,将人家小女儿给拐了出来。
带到了领县,卖给了一个路过的戏班子。
做下了这等伤天害理的事情,虽然是解了气,但这罗婆子也自知是闯下了大祸。
如果被程家人给寻到了,怕是自己这条小命都难保。
于是她便连夜收拾包袱,带着儿子离开了怀州,一路辗转跑到了遂州。
在遂州她依旧是先做了一阵的牙婆。
发现来钱实在是太慢,便又动起了歪心思。
给一名女子牵线搭桥去富户家当丫鬟,不过得个三五两银子的牙钱而已。
若是将女子绑了,送去花坊柳街,却能卖上几十两甚至过百两。
遂州常有一些年轻女子来城中寻活计,而且单纯好骗。
罗婆子便靠着自己和善的容貌,博取这些女子的信任,专挑落单的下手。
半年内,就被她做成了十几单的生意。
在这遂州市井的暗门子间,也算是混出了些名号。
不过这捞偏门的黑心钱,来的快去的也快。
也许是因为作恶太多,家宅遭了报应。
罗婆子的儿子,生的身材佝偻瘦弱,更是得了一种怪病,不能人事无法传宗接代。
最近更是染上了赌瘾,家里的银钱被败的极多,把罗婆子的棺材本都搭了进去。
这婆子虽是挣了不少黑心钱,但开销也大。
衙门口的几位爷每月都要按时上供。
手下还勾连着几名青皮混混,帮着她下手绑人。
这几人,每月也是要有银钱供养的。
她本人为了儿子的身子,也是四处寻医问药拜佛烧香。
这香火钱更是不知花了多少。
罗婆子虽是个恶毒的人贩子,但她们母子俩的日子却是过的紧巴巴的。
今日,她刚从城西的城隍庙出来,拜过了城隍为自家儿子祈福。
看着外面的大太阳天,心中暗自盘算。
昨日刚绑的三个丫头。
已经跟花坊街的老鸨子谈好了价。
自己马上就能有一笔大进项,让婆子的心情很是舒畅。
走过城南鱼市集的时候,她忽然一转头。
见路边店铺外的青条石上,坐着一个身穿粗布衣衫的年轻女子。
这女娃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头发遮挡了面容还抹了些灰,但能看的出来,脖子很是白净。
她又习惯性的扫了一下女子的腰身,那女娃虽是穿着不显身形的粗布衣衫,但身段非常不错。
此时那女娃,正眼神迷茫的望着街巷上来往的行人。
罗婆子经验丰富,她看一眼便知道,这丫头要么是入城找活计的,要么就是来寻亲未果的。
她在心中盘算了一下,若是把这女娃卖到烟柳巷花坊街。
这样的身材样貌,应该能换个百十两银子。
罗婆子的嘴角笑了,这真是送上门的生意。
她没有直接过去,而是在隔壁的铺子买了些蒸饼。
随即装作不经意间,从路口的另一侧转回来,向着那女娃的方向走了过来。
来到女娃的近前,装作行路累了,便在条石的另一端坐了下去。
那女娃看了坐在一旁的罗婆婆一眼,见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看表情似乎是松了一口气。
距离女娃更近了,罗三姑发现这女娃子似乎有些眼熟。
好像在哪见过,却又一时半刻想不起来了。
不过她并没顾及这些。
而是开始尝试着搭话。
她笑着揉了揉腰,然后轻声细语的对那女娃说道。
“老喽,腿脚不行喽。”
“走两步就累了。”
“不比你们这些年轻的。”
随即又看了一眼女娃继续说道。
“姑娘,看你眼生的很呐。”
“你是从外县来的吧?”
凭借熟练的套话技巧,不消片刻,她便从那女娃的口中。
套出了女娃的姓名,籍贯,以及来遂州的目的。
这女娃自称叫小桃,说是家中没了亲人,跟着同村的一个姐姐来遂州投亲的。
结果亲戚的婆姨是个势利眼,见是两个穷亲戚寻上了门,不但不认她们,还把她们赶了出来。
现在姐妹俩没了住处,姐姐去前面的街巷,想寻个便宜些的邸店住一晚,让她在此等着。
罗婆婆的脸上,适时的表现出了同情的神色。
心中却是想着,怎么感觉这个剧情,有点熟悉呢。
罗婆婆继续问道。
“唉,可怜的姐妹。”
“你们的盘缠还够吗?”
那女娃摇了摇头,似乎在抽泣。
罗婆婆脸上不忍的表情,又重了几分。
她叹了口气,说道。
“这样吧。”
“你去寻你姐姐。”
“这邸店虽是便宜,但里面什么人都有,住着也不安全。”
“老婆婆我呢,是一个人住,家里还有间空房。”
“让你们姐俩住一晚也无妨。”
那女娃有些惊喜的抬头,随即又低了下去。
“那...那怎么好意思。”
罗婆婆又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说道。
“过意不去的话。”
“那就帮我收拾收拾屋子,做顿饭就行。”
那女娃一听马上连连点头。
“好,好的。”
“太谢谢婆婆了。”
“我这就去寻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