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06章 姥姥不疼,爷爷不爱
    看李世民认同,长孙皇后便问道:“那要如何约束呢?”

    “这个简单。”

    李承乾瞬间举出了好几个例子:“在证券商行要开户,可以和大唐钱庄联通,但必须要分开。一个账户购买超过一家工坊超过一成的股份,那么就要出通告,让大家都知道是谁买的。”

    “若是违规操作,一人多账户操作,那么就能够冻结证券商行账户中的钱,恶意操作证券,不止没收,还要罚铜,往重了罚。”

    “还有就是工坊上市后需要公布财报,以免卷钱跑,空手套白狼的行为。”

    。。。。。。

    听的糊里糊涂,李世民有些头大。

    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也要查,那也要查,哪有这么多人手。

    整个朝廷中央官员才不过七八百人。

    按照李承乾的设想,没有个百来人根本运转不过来。

    “这需要多少人?”李世民蹙眉问道。

    李承乾一愣,就连李渊和长孙皇后也是愣住了。

    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确实。

    人就是成本。

    一味的付出,这怎么行?

    李承乾却无语道:“儿臣明白父皇担忧,那就是俸禄一事。户部设立一个小部门,十几号人开始就可以,至于证券商行大概需要百来人,从京畿地区开始。”

    “百来人?”李世民瞪大眼。

    完全是只听见前半句,不听后半句。

    李承乾有些无语道:“百来人只是证券商行的,并不是户部的,而且证券商行是可以收税的。”

    “这也能收税?”李渊不敢置信道。

    完全想不明白,这怎么收税。

    李承乾颔首:“当然,打个比方,某工坊拿出四成的股份,发行一千万股,每股价格是十文钱,那么估值就是十万贯。当有人买这个工坊股份的时候,那就是需要交易费,不管任何证券,最低交易一百股计算,那么一股十文就是一千文。”

    “一千文收取两文钱的交易费,很正常吧?”

    说的三个人不约而同的颔首。

    一贯钱收两文钱,确实不多。

    “好。”看三个人点头,李承乾继续道:“买进一千文收两文钱,那么卖出也可以收交易费,一样一千文收两文,也非常合理吧?”

    三人对视一眼,再次不自觉的颔首。

    李承乾满意接着说道:“那么买进证券一千文收两文钱,卖出证券一千文收两文钱,一进一出,同样是一千文,证券商行交易费能收四文钱。”

    “这还是一贯钱,若是这一日交易了一千贯的话,那就能收四贯钱,一万贯,就能收四十贯,十万贯”

    后面的话不需要李承乾继续说,也明白意思了。

    李世民瞬间眼前一亮。

    一个估值十万贯的工坊,证券商行能收的交易费是四百贯。

    这是他的算法。

    这么算的话,确实不少。

    其实理论要更多,只是李世民如今没有明白其中的原理。

    叹息一声,李承乾道:“而且工坊上市需要户部审核,那么审核需要交审核费也合理吧?审核费按照估值计算,十万贯收取一百贯不多吧?”

    这下李世民连连点头。

    不多不多,一点也不多。

    “儿臣粗略算了一笔账,若是百姓和世家他们习惯了这样的买证券方式,一年光京畿之地的证券交易费朝廷最少能收几十万贯。”

    “要是发展到整个大唐,一年百万贯是肯定有的。”

    只可惜现在没有网络,这种模式只能一个一个地区来,不然互相通风的消息比较麻烦,成本也非常的大。

    一个地区的话,财力还是有限。

    哗~

    百万贯?

    又是一个百万贯赋税的生意,李世民不知道李承乾的脑子是怎么做的。

    这个证券商行,真是好处多多。

    或许是对李承乾生意头脑的肯定,李世民完全没想过后果。

    李承乾也不可能说这种证券模式的后果,一旦崩塌,那就是千万家庭的破碎。

    不过,同样也会有千万家庭富裕。

    证券上的钱是不会少的,有人亏,就有人赚嘛。

    长孙皇后比较谨慎,考虑的也是很多,立即提问道:“承乾,你的意思是想让大唐集团上市?然后拿出股份,让百姓们去买?”

    说起大唐集团今日主要的话题,李世民和李渊的眼神又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颔首:“大唐集团上市,儿臣会拿出四成的股份流通,加上今日那些世家完成朝廷政令给出去的三成股份,再加上父皇和皇爷爷手中的三成,刚好。”

    “只是到时儿臣可能就没有任何股份了。”

    说到这里,他也是叹息了一声。

    想要在证券商行操作,手中肯定需要股份。

    自己没股份怎么办?

    只能借了。

    问谁借?

    世家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李承乾说这些话的原因,就是提前给李世民打一个预防针。

    长孙皇后则是皱眉:“上市了这个证券不是会涨吗?涨了世家手中的股份不就更值钱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直在旁边侧耳倾听的长孙皇后大致明白了这个证券商行的操作,百姓如何赚钱。

    这话也是吸引了李世民和李渊的蹙眉。

    更值钱了,世家怎么可能卖出来?

    李承乾咳嗽了两声,有些尴尬的说道:“这证券价格是可以操作的,儿臣刚才也说了一人多户操作,刚开始世家肯定不懂这些,那么儿臣便有操作的机会,一旦压低了证券价格,世家肯定会慌。”

    “到时儿臣在抛出两个不利消息,潮州受灾了,大唐集团新建的经济园损失惨重,大唐集团或有亏损,这证券价格不就降下来了吗?”

    嘶~

    李世民和李渊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李承乾的眼神都变了。

    这也行?

    然而长孙皇后却沉思了。

    不是不行,只是这办法被查出来李承乾散布假消息,会有损太子的威严吧?

    而且对皇室,对朝廷也有影响。

    李承乾看懂了长孙皇后为难的神情,立即道:“母后,儿臣只操作这一次,一旦世家把手中的股份抛出来,那么朝廷就能够立规,鉴于儿臣首次初犯,儿臣愿意给朝廷缴纳罚款百万贯,警示后人。”

    “您看如何?”

    百万贯?

    这李世民忽然有些怪异。

    从前听见百万贯,那是多大一笔钱啊。

    可如今怎么就感觉从李承乾嘴里说出来如此的轻松呢?

    就好像是轻而易举就能够赚到一样。

    事实也是如此。

    长孙皇后吐出一口浊气,眼神带了一丝凌厉道:“办法是可行,但对于证券商行,陛下,臣妾以为还是要从严处理。”

    “这确实能够帮那些工坊和商贾,,同样也能够害人,万万不能成为世家和士族敛财的工具。”

    这一点李承乾就非常的佩服长孙皇后。

    自己都觉得介绍的很苍白,可长孙皇后立马看透了其中的本质。

    利弊分析的如此清楚。

    李世民闻言后,也是微微颔首。

    看着李承乾郑重问道:“太子,你有多少把握?”

    “七八成。”李承乾知道李世民说的把握,是从世家手中拿回股份。

    其实可以说百分百,但他还是保守的说了七八成。

    毕竟世家不缺钱,一次两次亏钱,他们还是能够顶得住。

    看李承乾说有七八成,李世民微微蹙眉,但也是能接受,任何事不可能有百分百,打仗也是一样的道理。

    七八成已经很高了。

    最起码世家不懂这什么证券商行,优势在我。

    看李世民也同意了,长孙皇后便问了一件大家都关心的事。

    “承乾,这大唐炼铁厂和武器工坊,跟大唐集团有关系吗?”

    额

    扫过三个人的视线,李承乾有些尴尬的道:“有关系,也没有关系。有关系就是大唐炼铁厂之前是南崖工业园,在大唐集团名下,如今更名大唐炼铁厂,也算是大唐集团名下产业。”

    对于这种商业模式,李承乾开办以来,长孙皇后也是日日研究了解。

    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

    时代再进步,长孙皇后觉得这样也不错,更方便管理了。

    李世民闻言蹙眉。

    可不等他开口,李承乾继续道:“至于武器工坊,倒是没什么关系,不过武器工坊所有的研究都是有大唐集团出的钱。”

    深吸一口气。

    在场三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大唐集团出的钱,说没关系,那些世家会认?

    也就是李承乾把大唐集团的三成股份让出去,顺带着大唐炼铁厂和武器工坊的三成也让出去了。

    这是李世民绝对不允许的。

    “不成,武器工坊绝对不能让世家接触到。”李世民义正言辞的表态。

    雷霆炮是大唐利器,若是被世家接触到,私下铸造,李世民觉得自己晚上都不用睡了。

    太极宫恐怕都不安全。

    李承乾自然明白,立即找补道:“还请父皇放心,在契约生效前,儿臣会尽快把大唐炼铁厂、武器工坊、潮州造船厂给剥离出来。”

    “只是”

    剥离不难,难就难在玻璃之后,这资金援助怎么办?

    没了大唐集团这台挖金机器,李承乾可不觉得自己能够养得起。

    李世民瞥了眼李承乾,还有什么不能明白的。

    “那你说每月需要多少银钱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大唐炼铁厂,短期内倒是可以盈利,只要弄出铁,那就是钱。

    可潮州造船厂造的都是战船,武器工坊研究每月都要几万贯,更加别说造的雷霆炮拿出来卖了。

    算了算,李承乾伸出了两根手指道:“二十万贯。”

    “什么?”李世民坐不住了,瞪大眼惊叫起来。

    就连长孙皇后和李渊也是吓了一跳,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一月二十万贯?逆子,你知道二十万贯是多少钱吗?”

    一年就是要二百四十万贯。

    李世民就算想补贴,内帑这点钱,也不够补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