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91章 科举到底有多难?
    “来恒,来济?”

    陈衍听到这两个名字,恍惚了一瞬。

    对于这两个名字,陈衍印象很深刻,第一是因为前世他的历史老师着重讲过这两个人。

    这一对亲兄弟,都在今后坐上了宰相的位置。

    只不过,这两人的下场都不怎么好,还记得当初历史老师很幽默地对他们说过,来恒、来济两兄弟本应该大放异彩,却因为得罪了女人,最终落得个被贬惨死的下场。

    还说让他们以后得罪什么,都不要得罪女人,所以,陈衍对其印象很深刻。

    “陈兄?”

    见他半晌不回话,人家两兄弟可等着呢,杜构便叫了一声。

    “噢噢,不好意思,我方才想起一些往事。”

    陈衍回过神,歉意道:“我姓陈,单名一个衍字。”

    “杜构!”杜构点了点头。

    陈衍?杜构?

    这次,轮到两兄弟愣住了。

    前几个月,这两个名字可是闹出了不小的风波,陛下强行将渭南县赐予太子李承乾作为封地,又下令让渭南伯陈衍上任县令,蔡国公长子杜构为主簿。

    一直接触父亲生前人脉,关注朝堂之事的两兄弟自然听说过。

    只是,他们没想到,自己随便在街上撞个人,居然就是这两位。

    “看来你们好像认识我们。”陈衍有些意外。

    “前几个月,陈县令与杜主簿上任之事在朝堂闹得沸沸扬扬,在下确实听说过一二。”

    来恒表现得有些拘谨,他还很年轻,不是未来的宰相,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努力读书,希望通过科举入仕的文弱书生罢了。

    虽然有父亲生前留下的几分人脉,但跟这两位大唐顶级二代实在没法比。

    陈衍看出来了,温和道:“既然如此,那便闲言少叙吧,不是要去图书馆吗?”

    “走吧,我们一起去。”

    说着,他对两兄弟点头示意,跟杜构率先迈步朝图书馆的方向走去。

    来氏兄弟犹豫了一下后,咬咬牙,跟了上去。

    路上,陈衍随口问道:“二位姓来,这个姓氏倒是比较少见,你们听说过前朝的左翊卫大将军,荣国公‘来护儿’吗?”

    来氏兄弟闻言心头一震。

    来护儿,正是他们的父亲。

    但在隋末江都之变中被宇文化及杀害,他们来家一度衰败。

    两兄弟正是想通过科举入仕,然后为父雪耻。

    当然,这里的雪耻并非指洗刷罪名,来护儿是忠臣,尽管是前朝的忠臣,可依然不会有罪,而是指洗刷家族因变故而蒙受的衰败之耻,重振门楣。

    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来氏家族重新回到权力殿堂。

    来恒摸不透陈衍的心思,仅凭一个姓氏,就恰好点出了他们的父亲。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倒是来济,更年轻气盛一些,“那是我们兄弟二人的父亲,终有一天,我们兄弟二人会重振来氏门楣。”

    此刻,连杜构都免不了一阵惊讶。

    但也仅仅只是有些惊讶罢了。

    没出头之前,他们什么都不是。

    “好志气!”知晓历史的陈衍赞叹道:“恕我直言,二位历经家道中落,而且二位身为隋朝旧臣之后,地位颇为敏感,生活必然艰辛,如此,二位依旧能保持心气,将来必成大器啊。”

    “二位专门来找图书馆,应是想研读经史子集,莫非是想通过科举入仕?”

    见陈衍没有嘲笑他们,反而对他们给予了认同,来氏兄弟不免对陈衍多了几分好感。

    来恒坦言道:“确实如大人所言,我们兄弟二人正是想通过科举入仕。”

    “果然有大志气!”陈衍点头。

    他记得,《旧唐书·来济传》里,明确记载了这个时期的来氏兄弟,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笃志好学!

    笃志好学,有文词,晓音律。

    以父死难,朝廷哀之,故得仕。

    意思是他们不仅刻苦学习有文采,而且因为朝廷对其父为国殉难抱有同情,获得了入仕的机会。

    事实上,两人即便家道中落,也算不上寒门子弟,若他们想的话,大可以通过门荫入仕。

    不过,这样的入仕通常获得的官位非常低,而且大多是虚职,上升空间很小。

    他们获得入仕机会后,又想参加科举,证明两人的志向远大,不满足于通过门荫入仕。

    “大人谬赞了。”

    来恒摇头叹息,“说是这样说,然而科举之路何其之难?”

    “这不,我们兄弟二人来渭南县的图书馆,希望能研读更多的经史子集,不然的话,很难争得过其余士族子弟。”

    来济附和道:“不错,我和兄长已经安顿好家人,倘若图书馆真有那么多藏书的话,我们就准备在渭南县长住一段时间了。”

    科举之路很难......

    陈衍眯了眯眼,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一路上他都没有再继续说话,反倒是先前不怎么开口的杜构,似乎对两兄弟的态度有所改善,跟他们聊得很高兴。

    直到一行四人到达图书馆门口,来氏兄弟望着面前占地超过二十亩的三层建筑,震惊道:“早就听过图书馆很大,没想到这么大。”

    来济背着行囊走了一路,此刻终于到达目的地,兴奋道:“这岂不是更好吗?”

    “说明图书馆不是别人夸大其词,现在我相信里面存在许多珍贵的书籍了。”

    “这不是裤裆着火,当燃吗?”杜构忍不住吐槽:“陈兄可是将我家、房家、以及其余关系密切家族,甚至包括皇室的书籍拿来复制了一份,书籍能少才怪!”

    啊?

    来济惊愕道:“这图书馆是陈大人开的?”

    杜构觉得奇怪,“你不知道吗?”

    “既然你清楚我们的身份,那你随便打听打听就可以知晓图书馆是谁开的了。”

    “呃......”来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此前我们只关注了图书馆,倒是并未关注图书馆是谁开的。”

    “两位大人。”来恒这时说:“我们还需要赶紧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就先告辞了。”

    “好,再会。”

    “再会。”

    望着两人离开,杜构转头道:“陈兄,你很看好他们?”

    “看不看好,先不谈。”陈衍沉吟道:“杜兄,我早听说过科举很难,我想知道,这科举,到底是怎么难法?”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