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58章 忽悠棒国记者
    2012年 9 月 8 日的威尼斯,暮色早已漫过亚得里亚海的海平面,将丽都岛染成一片鎏金与墨蓝交织的幻境。

    晚风裹着海水的咸湿,掠过电影节主会场外悬挂的巨幅海报 ——《7 号房的礼物》的宣传画前,李文东正侧身护着韩孝周,试图从熙攘的媒体区穿过。

    他身着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袖口别着枚小巧的银色钢笔,是韩孝周特意为他挑选的伴手礼。

    身旁的韩孝周则穿着米白色纱裙,长发挽成温婉的低髻,耳坠上的碎钻随着脚步轻晃,像落了两滴星光。

    距离电影节开幕式仅剩半小时,主会场的灯光已次第亮起,红毯两侧的影迷正举着相机欢呼。

    可就在两人即将踏上入口台阶时,三道身影突然从人群中窜出,话筒几乎要递到李文东的鼻尖 —— 是等候已久的记者,其中两人举着龙国媒体的标识,另一人则挂着棒国《首尔先驱报》的工作证。

    “东哥!请留步!” 龙国记者率先开口,声音因激动有些发颤,他身后的摄像机镜头紧紧锁住李文东,“您的《7 号房的礼物》入围主竞赛单元,还是本届威尼斯唯一一部华语影片,此刻心情怎么样?”

    李文东停下脚步,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抬手将韩孝周往身后护了护,避免她被话筒碰到。

    他目光扫过记者身后的人群,温和地笑了笑:“唯一一部?我之前在酒店大堂,好像看到了《太极》剧组的主创,他们的影片不也入围了平行单元吗?”

    那名记者愣了愣,随即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嗨,他们那就是来打酱油的,走个过场而已,哪能跟您的主竞赛作品比。”

    他话锋一转,眼神亮了起来,“我们昨天提前看了点映,《7 号房的礼物》看得我全程哭湿了纸巾,太感人了!您觉得这部电影有信心冲击金狮奖吗?”

    周围的喧闹似乎瞬间淡了些,李文东垂眸想了想,指尖轻轻摩挲着西装下摆的纹路。

    他没有顺着记者的话头造势,反而坦诚地摇了摇头:“完全没有。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里,有太多深耕艺术电影的前辈,他们的作品在镜头语言和思想深度上都很出色。而我的《7 号房的礼物》,更想讲一个‘实’的故事 —— 实的情感,实的人生,可能和评委们偏爱的艺术表达会有差异。”

    他的语气平静,没有丝毫故作谦虚的客套,反而透着一种对电影的敬畏。

    那名记者愣了愣,随即露出赞同的神色:“您说得有道理,毕竟评审口味难测。不过还是祝您有好成绩!”

    “谢谢。” 李文东微微颔首,正要抬手示意离开,旁边的棒国记者突然往前凑了一步,用带着口音的中文问道:“文东 xi,请问您现在是在和孝周 xi 交往吗?”

    这话一出,韩孝周的脸颊瞬间泛起微红,她下意识地往李文东身边靠了靠,指尖轻轻拽了拽他的袖口。

    李文东察觉到她的小动作,侧头看了她一眼,眼底掠过一丝笑意,再转回头时,对着棒国记者挑了挑眉:“这个话题,能不能容我 3 个月后再回答?”

    “为什么?” 棒国记者追问,笔已经在采访本上飞快地记录。

    “因为在《7 号房的礼物》里,孝周饰演的是我的女儿啊。” 李文东抬手揉了揉韩孝周的发顶,动作自然又亲昵,“你现在问我有没有跟‘女儿’拍拖,传出去岂不是要出大事?观众该没法代入电影了。”

    “嘻嘻嘻。” 韩孝周被他逗得笑出了声,眼角弯成月牙,原本的局促也消散了大半。她轻轻推了李文东一下,语气带着点娇嗔:“欧巴,哪有这么说自己女儿的。”

    棒国记者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妥,脸上露出歉意:“是我失礼了,没考虑到角色设定,抱歉。”

    他顿了顿,又想起什么,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不过《7 号房的礼物》真的太让人震撼了,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是不是担心龙国审核不通过,才选择来棒国拍摄这部电影?”

    这个问题让现场的气氛骤然严肃起来。

    李文东脸上的笑意淡了些,他抬眼看向棒国记者,眼神里多了几分沉重。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你知道《7 号房的礼物》的原型故事吗?”

    记者愣了愣,摇了摇头。

    李文东深吸一口气,声音放缓,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原型人物叫郑元燮,是棒国江原道春川市的一名普通市民,开了家小漫画店,为人老实巴交。”

    “1972 年的春天,春川派出所所长 9 岁的女儿被奸杀,案发现场只找到了两样‘证据’—— 郑元燮的梳子,还有他 9 岁儿子的铅笔。就凭这两样东西,警方直接认定他是凶手。”

    他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记者,语气里藏着难掩的愤慨:“郑元燮从头到尾都否认犯案,可 1973 年 3 月,春川地方法院一审还是判了他无期徒刑。他不服,两次上诉,结果都被驳回。这一坐牢,就是 14 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987 年 12 月,他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终于获得假释,可出来时,头发都白了大半,漫画店早就倒闭了,儿子也因为父亲的‘罪名’被人歧视,辍学打工去了。”

    韩孝周站在一旁,眼眶悄悄红了。她当初接下这个角色时,曾和李文东一起查过郑元燮的资料,知道那些文字背后藏着怎样的血泪。

    李文东继续往下说,声音里添了几分沙哑:“获释后,郑元燮没想着抱怨,只一门心思想洗清冤屈。他白天打零工糊口,晚上就去图书馆查法律资料,跑遍了春川的各个部门,没人愿意理他。”

    “直到 2005 年,他已经快 70 岁了,终于找到历史整理委员会,递交了洗冤申请。2007 年 12 月,委员会经过调查,得出结论 —— 这起案件是警方捏造的,证据全是伪造的。”

    “2008 年 11 月 28 日,春川地方法院再审,终于宣判郑元燮无罪。那天法官当庭向他低头道歉,可道歉有什么用呢?14 年的牢狱之灾,毁掉的是他一辈子的人生。”

    “后来法院判了 23 亿韩元的国家赔偿,可棒国政府却以‘赔偿时效已过’为由,驳回了他的申请。”

    李文东说到这里,语气加重了几分,目光紧紧盯着棒国记者,“现在郑元燮已经 80 多岁了,身体越来越差,却还在为这笔赔偿奔波。你们是棒国的媒体,能不能把他的故事讲出来?不是为了我的电影,是为了还一个老人公道。”

    棒国记者的脸色早已涨得通红,他攥着录音笔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嘴里喃喃骂道:“这群蛀虫!太可恶了!当年的警察、现在的政府,简直是在践踏正义!”

    他猛地抬头看向李文东,眼神里满是坚定,“李导演您放心,我一定会大肆报道!明天就把这个故事登在头版,还要联系其他媒体同行一起跟进!”

    李文东看着他激动的模样,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加油。如果你能帮郑元燮拿到应得的赔偿,那么你的名字,会被棒国的人永远铭记,流传千古。”

    “流传千古” 四个字,像一束光突然照进了记者的心里。

    他从业十几年,跑过无数新闻,却从未想过自己的报道能有这样的分量。

    谁不想青史留名?

    谁不想做一件能改变他人命运的大事?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的火炬,连呼吸都变得急促:“您放心!我别的没有,同行多!我现在就给首尔总部打电话,让他们派团队去春川找郑元燮老先生,后续报道我亲自跟进,直到他拿到赔偿为止!”

    “好。” 李文东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肯定,“加油,英雄。”

    记者们终于满意地离开,临走前,那名棒国记者还特意回头朝李文东鞠了一躬。

    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韩孝周才忍不住拉了拉李文东的胳膊,嘴角带着狡黠的笑意:“欧巴,你好坏啊,居然用‘流传千古’忽悠他去跟棒国政府对抗。”

    李文东低头看她,眼底满是温柔的笑意,他抬手替她拂去肩上的一片落叶:“我可没忽悠他。人生在世,谁不追求名和利?他想要‘名’,想要做有意义的事,这是他本心的选择,我只是点透了而已。”

    他看了眼腕表,开幕式的音乐已经隐约传来,“走吧,电影节要开始了,别让评委们等急了。”

    韩孝周轻轻 “嗯” 了一声,伸手挽住他的胳膊。两人并肩踏上红毯,晚风掀起她的裙角,与李文东的西装衣角轻轻缠绕。

    远处的海平面上,最后一抹霞光正慢慢沉入海中,而主会场的灯光,正为他们照亮前方的路 —— 那里不仅有电影的荣誉,更有他们想要守护的正义与温度。

    喜欢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请大家收藏:()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