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54章 苏烈接母定长安,武曌劝兄购茶田
    晚间得知秦浩要准备带人去巡查修路事宜,大家都有些不开心。

    这才回来多久啊,还没如何亲近亲近呢,就又要出远门。

    婉娘是尤其不高兴的一个,武姐姐日日侍寝,这回就连遗玉和昙娘也捷足先登,而且还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直到王闯将装裱好的画像抬进了婉娘的屋中,这才算是止住了眼泪。

    与马周交待好庄上一些事情,特意提了提锦绣阁的消息。

    又与武曌嘱咐了一番武氏兄弟接下来可能发生的行为,以及继续针对崔家的方案,一夜便悄悄地过去。

    次日一早,赵安尤其兴奋,这回巡查,大郎点名特战队出征,护卫队留家看门。

    特战队员这回也不抱怨了,身穿铠甲,腰佩战刀,个个显得威风凛凛。

    办公室中与长乐最后进行了一番临行前的缠绵,三十人的队伍便整装出发了。

    赵安还训斥了一顿丁八:“要不是看在大郎都要带走的份上,绝对把你一个人留在庄子,铠甲有没有你的份?”

    丁八好汉不吃眼前亏,连忙马屁奉上,“队长,都是自己人,之前是我嘴欠。有危险时您瞧好了,只要我不倒下,队长就在后面指挥。”

    丙五轻轻拉了拉丁八道:“丁八,莫要再说了,队长不喜玩笑,而且你死不死的,队长也不会心疼。”

    刚到延兴门便赶巧不巧的遇到了苏烈和甲二甲三。

    秦浩上前与苏母见礼,见老人舟车劳顿的疲惫模样,当即对苏烈来了一顿教育批评。

    苏母只好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秦县子啊,不是烈儿的问题,是老身为了早点见见未来的儿媳,这才一路疾行的。

    只要能让苏家早点有个孙子,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挺得住。”

    秦浩哪里是真的怪罪几人,安慰了一番苏母,

    “老人家千万别急,若是定方兄自己搞不定,年前等我回来,也必定把小娘子塞进定方兄的被窝。”

    苏母大喜,连连感谢,重新坐回了马车。

    交待了一下自己出行的任务,秦浩让苏烈赶紧回庄,把护卫队的训练抓起来,走的这些日子,队员有点心散。

    分别之后刚行到亲仁坊万年县衙,秦浩便一眼见到了辛处俭匆匆离衙而去,头发似是白了不少。

    摇了摇头,总喜欢押注的家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秦县子,我等奉越王殿下之令前来接秦县子过府一叙,殿下亲为秦县子送行。”

    秦浩眉头微微皱起,“在下有皇命在身,不好耽搁时间,还请回禀越王殿下,多谢殿下一番心意了。”

    “秦县子,殿下只是为秦县子准备了酒水,就在越王府门前,不会耽搁秦县子的时间。”

    秦浩无语,你这一出出的非要让长安的人都知道,我们关系匪浅是吗?老子根本就不愿意掺和你们兄弟之间的破事。

    朝赵安小声嘀咕了几句,策马与几人去往延康坊,赵安带着队伍继续朝朱雀门行进。

    “哈哈哈,正则,几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殿下相请,焉敢不从?”

    “正则莫要见外,如今要出门办差,本王略备薄酒,为正则壮行。”亲自端着酒碗递到秦浩身前。

    秦浩也不好拂了李泰的面子,“殿下,这不是去打仗,只是去巡查修路,不过还是感谢殿下的一番美意了。”言罢一口喝干。

    李泰满意地点头道:“正则,此次修路,事关重大,万事皆需用心。听闻崔家仅有一段路修,届时还请正则照拂一二啊。”

    得,就喝了你一碗酒,你就开始提条件了。“殿下放心,份内之事,臣会一碗水端平的。”

    段纶将工部出行的官员、工匠送到朱雀门前,便见赵安领着队员整齐的等在那里。

    左瞧右瞧,不见秦浩的影子,却见柴令武带着一列队伍赶了过来。

    “你等是哪里的军伍,身穿铠甲,腰佩战刀,是要攻打城门不成?”

    赵安连忙下马开口道:“回禀将军,我等是桃源庄的护卫,随秦县子巡查,在此等待工部官员。”

    柴令武闻听是秦浩的人,表情稍有所缓,“你等配备的都是官兵的装备,如此行事,不怕陛下的猜忌吗?”

    赵安回道:“我等只懂得服从命令,装备都是秦县子向陛下所请,其他便不知晓了。”

    柴令武冷哼一声,“朱雀门前,皇城重地,速速离去吧。”说罢带着队伍继续巡视去了。

    不多时秦浩打马赶来,见都准备妥当,段纶又是嘱咐一番后,队伍慢悠悠的朝北门行去。

    -----------------

    太极宫两仪殿,李世民开口道:“屈突通乃三朝老臣,与朕平薛举父子、王世充。

    如今年过七十,也算寿终正寝了。

    朕一日之间闻二位臣子离世,倍感伤心,看来秦县子所奏请的定期体检,得提上日程了。”

    长孙无忌开口道:“长安此事已在执行之中了,只是外地的官员尚未能全部照顾得到,还需些时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杜如晦开口道:“陛下,洛阳乃是重地,还是得尽快定一位接任才行啊。”

    “众卿有何人推荐?”

    “陛下,臣推荐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长孙无忌率先开口。

    李世民皱眉沉思中,便听魏征缓缓开口说道:“微臣推荐扬州长史杨恭仁,此人无论是领军,亦或是治理地方,二者兼备。”

    李世民抬眼望向房杜二人,房玄龄微微点了点头,杜如晦也微微颔首。

    “追赠屈突通尚书左仆射,赐谥号“忠”。迁杨恭仁为洛州都督,即刻上任。”李世民一锤定音。

    高福轻步走入殿中,“启禀陛下,工部官员皆已出城,秦县子带了三十名护卫随行,只是,只是。”

    李世民不满道:“为何吞吞吐吐?”

    “陛下,左武侯将军上报,秦县子的那三十名护卫,身着铠甲,腰佩战刀,看着不像是去巡查,倒像是打仗的。”

    房玄龄连忙开口解释道:“陛下,是老臣同意的。

    此去路途遥远,时间不短,有些地方还靠近边境。

    正则喜动,巡查时臣估计定是去向不定,没有护卫跟随,实是难以放心。

    况只有三十名护卫,并无违制。”

    李世民倒是没有太在意人数,想了想突然问道:“可有家眷同行?”

    高福也愣了一下,支吾道:“没听说啊,应该没有。”心中腹诽,这种事带家眷干什么玩意。

    李世民也不解释,挥了挥手。高福退出大殿,还在思索着陛下问话的用意。

    “陛下,桃源庄马车的难题已被攻克,如今正全力生产,准备在年前向陛下进献百辆用以运输军需。”

    -----------------

    一上午的课程,婉娘有些走神,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叫大丫领着新的学弟学妹们读着黑板上的拼音。

    房遗玉和段简壁都被自己给毒倒了,这课就只能自己替了,这也是自作自受。

    隔壁小狄的教室中传出朗朗的三字经的诵读声,有心人会发现,教室中已经有了不少长安官员的子弟坐在其中。

    一个伙食费对不同层次官员的感受自然是不同的。有些是对越王的不作为无可奈何的抵抗,有些则是义愤填膺,主动来了桃源庄。

    远是远了点,咋地,老子就是愿意跑路,这还能锻炼身体呢。

    “殿下,为何不与秦县子说一下官员子弟去了桃源庄之事啊?”

    李泰叹道:“此事说出去不好听,本王让你等打听桃源庄食堂之事,可有了消息?”

    蒋亚卿皱眉道:“遗爱说庄上的食堂没有什么奇思,就是庄上用银钱补贴,食堂大门处还贴了一幅对联。”

    “哦?写的什么?”李泰有些好奇道。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蒋亚卿说完脸有点红,不得不说,人家的格局确实有点大,蒙学院比不了。

    李泰张着嘴巴半天没有合拢,沉默良久道:“唉,取消伙食费吧,都改成自带饭菜,不做禁止了。”

    谢偃犹豫半天,还是开口道:“殿下,蒙学院流失的人员还不算什么。听说那崔家的私学前,总有人拿着传单四处分发招生信息。”

    李泰奇道:“他们也不收取学费,招那么多学生做什么?”

    “这就不知了,不过崔家却是颇为头疼。微臣觉得还是和之前的冲突有关,或许秦县子并不如表面那般大度呢。”

    “这可不是个好现象,晚些将怀恕给本王叫来,还是要做番对策,缓解一下崔景与桃源庄的关系啊。”

    “是,而且听闻桃源庄从民间新请的先生,讲授的内容也不局限于经史子集,还有些天文地理、算术格物之学,那些孩童们似是听得津津有味。”

    -----------------

    才收到秦浩离京的消息,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便又来到了桃源庄上,与上次一样的场景,站在院中双方对峙。

    苏烈脾气不像赵安那般暴躁,只笑眯眯的盯着二人,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二妹,上次是为兄错了,此次特来向你道歉,还请母亲和几位妹妹原谅。家中最近捉襟见肘,还请二妹能够帮衬帮衬。”

    “呦呵,可不敢受你的道歉,桃源庄的生活虽比府中强了那么一点。但有这么多张嘴要吃饭,也只是勉强应付。”

    武元庆接话道:“二妹,元爽说话不好听,但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如今木材生意利低难做,父亲如今又没了什么赏赐,仅靠这俸禄过活,确实是怠慢了母亲。”

    武曌不屑道:“日日去什么霓裳楼、锦绣阁的,便是有金山银山也得挥霍个精光,二位兄长难不成是来桃源庄上打秋风的?”

    “咳咳,听闻庄上的酒水、霜糖、炒茶都未与世家合作,为兄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

    不若我们武家帮着庄上打理售卖,咱们齐心合力,定能财源滚滚。”

    武曌想着秦浩临行前的交待,开口道:“制酒费粮,因此产量仅够酒楼与宫中所需,这个没有商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