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雾气,洒在晋绥军358团驻地的训练场上。楚云飞站在观察台上,手持望远镜,注视着正在操练的士兵们。晨风拂过他将校呢大衣的下摆,脖颈处隐约可见一道淡粉色的疤痕——那是铜钱系统留下的唯一痕迹。
"团座,各营连主官都到齐了。"参谋长方立功快步走来,递上一杯热茶。自从楚云飞"死而复生"后,这位参谋长的态度多了几分敬畏,少了几分阎锡山耳目的倨傲。
楚云飞接过茶杯,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他抿了一口,眉头微皱——茶叶粗劣,带着霉味,这是前线部队的常态。
"方参谋长,通知后勤处,从今天起官兵每日茶叶配额增加三钱,必须用新茶。"楚云飞放下茶杯,"另外,让炊事班在午饭时每人加二两猪肉。"
方立功推了推眼镜:"团座,这恐怕超出我们的补给标准"
"从我的特支费里扣。"楚云飞打断他,"士兵吃不好,哪有力气打鬼子?"
方立功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头记下。楚云飞知道他在想什么——一个团长哪来这么多"特支费"?但这正是他现代管理思维的体现:过去一个月,他秘密重组了团里的运输队,利用战术优势控制了三条商路,收取合理的"保护费",既维持了军民关系,又充实了军饷。
指挥部的会议室已经坐满了军官。见楚云飞进来,所有人齐刷刷起立敬礼,眼神中除了往日的敬畏,还多了几分好奇——关于团长"死而复生"的传言已经衍生出十几个版本。
"诸位请坐。"楚云飞走到沙盘前,"今天我们要演练一种新战术。"
沙盘是他亲手制作的晋西北地形微缩模型,山脉、河流、村落都精确还原。楚云飞拿起几个代表兵力的小旗子,插在模拟日军据点的位置。
"日军第36联队最近换装了新式火炮,射程比我们远两公里。"楚云飞用木棍指着沙盘,"传统的阵地战,我们会吃大亏。"
一营长孙铭忍不住插话:"团座,那咱们就躲着不打?"
"非也。"楚云飞嘴角微扬,"我们要用'弹性防御'战术。"他移动旗子,"前沿只留少量观察哨,主力分三线梯次配置。日军炮击时,一线部队后撤;炮火延伸,我们立刻反扑;等日军步兵进攻,再放进来打。"
军官们面面相觑。这种灵活机动的打法与晋绥军惯用的死守阵地截然不同。方立功的钢笔悬在记事本上方,墨水晕开了一片。
"具体来说"楚云飞详细讲解每个环节,从撤退路线到反击时机,甚至考虑到士兵的心理波动。这些都是现代军事理论的精华,经过他巧妙伪装,变成了"在陆军大学时研究的德式战术"。
推演持续了整个上午。军官们从最初的疑惑到渐渐着迷,最后个个摩拳擦掌。楚云飞注意到方立功一直在记录,便故意在关键的反击步骤上含糊其辞——有些杀手锏,还是留给自己人比较好。
午饭时间,楚云飞特意去了士兵食堂。大锅里炖着白菜粉条,今天果然加了肉片,虽然薄得能透光,但士兵们已经欢天喜地。他接过炊事班长递来的碗,排队打饭,与普通士兵同坐一桌。
"团、团座"同桌的几个新兵紧张得筷子都拿不稳。
楚云飞夹了块肉放到最瘦小的士兵碗里:"叫什么名字?哪的人?"
"报、报告团座!俺叫王栓柱,河河北保定人!"小兵结结巴巴地回答。
"保定?好地方。"楚云飞笑道,"我有个朋友是保定军校毕业的。"他差点说"我大学同学是保定人",及时刹住了车。
饭后,楚云飞召集了幽灵小队的十二名成员。这是他从全团精选出来的尖子,经过三个月秘密训练,掌握了基础的特种作战技能。
队长赵二虎是个虎背熊腰的山西汉子,曾在少林寺学过几年功夫。见楚云飞进来,他啪地立正:"报告团座!幽灵小队集结完毕!"
楚云飞回礼,目光扫过每个队员。这些战士眼神锐利,站姿挺拔,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特种兵的气质。
"今晚有任务。"楚云飞摊开地图,"日军在张家庄新建了个补给站,存放着至少二十吨弹药。我们的目标是摧毁它。"
队员们眼睛发亮。自从楚云飞"复活"后,幽灵小队的行动频率明显增加,每次都是精准打击日军要害。
"赵队长带一组从西侧渗透,解决哨兵;李副队带二组布置炸药;我亲自负责引爆。"楚云飞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记住,零时是凌晨两点整,行动必须安静、迅速。"
夜幕降临后,十二道黑影悄无声息地离开驻地。楚云飞穿着与士兵相同的夜行衣,只有腰间的勃朗宁手枪和腕上的夜光表显示着他的特殊身份。
张家庄距离驻地十五里,小队在午夜时分抵达外围。通过望远镜,楚云飞看到日军哨兵正在据点周围巡逻,探照灯每隔三分钟扫过一次西侧围墙——与情报完全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动。"他轻声下令。
赵二虎带着四名队员如狸猫般摸向围墙。探照灯刚过,五人迅速翻越,落地时连尘土都没惊起。楚云飞通过夜光表计时——两分四十秒后,围墙上的哨兵突然软倒,被赵二虎接住轻轻放下。
"解决了。"耳机里传来赵二虎的暗号。这是楚云飞设计的简易通讯系统,有效距离不超过五百米,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黑科技。
小队鱼贯潜入。楚云飞亲自在弹药库安放定时炸弹,设置在一小时后引爆。正要撤退,耳机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吸声:"团座!有巡逻队接近!"
楚云飞打了个手势,所有人立刻隐蔽。五名日军士兵哼着小调走来,最近时距离楚云飞只有三米。领队的曹长突然停下,狐疑地环顾四周——他闻到了陌生的汗味。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曹长松了口气,骂了句"畜生吓人",带队继续巡逻。楚云飞嘴角微扬——这是李副队模仿的,幽灵小队每个人都掌握了至少五种鸟兽叫声。
任务完成得干净利落。小队撤到安全距离后,准时听到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冲天的火光照亮半个夜空,日军的惊呼和咒骂隐约可闻。更妙的是,引爆的弹药引发了连锁反应,整个据点陷入火海。
"漂亮!"赵二虎忍不住低呼。
楚云飞却盯着爆炸现场皱眉——有些火光不太对劲,不像是弹药爆炸的效果。他举起望远镜,惊讶地看到日军正在自相残杀!一队士兵突然向同伴开火,场面极度混乱。
"团座,咋回事?"赵二虎不解地问。
楚云飞略一思索,恍然大悟:"是我们的伪装起作用了。"行动前,他让队员在日军军服上做了手脚,用特殊药水写了只有紫外光下才能看到的标记。今晚月光充足,某些士兵误把标记看成了八路军的暗号,导致误判。
"走,趁乱再干一票!"楚云飞改变计划,带小队绕到东侧,果然发现日军指挥官正在组织救火。赵二虎的弩箭精准命中少佐咽喉,楚云飞则一枪打爆了油罐车。二次爆炸彻底摧毁了日军的指挥系统。
回营路上,李副队忍不住问:"团座,您咋知道日军会认错标记?"
"心理学。"楚云飞简略回答,"人在紧张时容易产生误判。"他没解释的是,这是现代反恐战术中的经典案例,只不过被他逆向运用了。
天亮时分,小队满载而归——不仅完成任务,还顺手牵羊带回几支崭新的百式冲锋枪。楚云飞立即召集兵工厂的技师研究仿制。
"这枪设计有缺陷。"他指着枪机部位,"卡壳率高,我们可以改进。"老技工赵铁柱听得目瞪口呆,团长怎么连枪械设计都懂?
正说着,卫兵报告军统特派员郑耀先到访。楚云飞眼中闪过一丝警觉,迅速收起图纸:"请他到会客室。"
郑耀先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穿着考究的中山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一见面就热情地握住楚云飞的手:"楚团长!久仰大名!听说昨晚张家庄据点被端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楚云飞微笑应对:"郑特派员消息灵通。不过只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
"楚团长过谦了。"郑耀先坐下,接过茶,"戴局长对您的新式战术很感兴趣,特意派我来'取经'。"他故意在"取经"二字上加重语气。
楚云飞心知肚明。军统对他的调查从未停止,特别是"复活"事件后。但他早有准备:"郑特派员远道而来,楚某自当全力配合。不如先参观一下我们的训练?"
接下来三天,楚云飞带着郑耀先观摩常规训练,展示的都是经过"稀释"的战术。郑耀先表面上赞叹不已,背地里却派手下四处打探,特别是对幽灵小队和兵工厂表现出异常兴趣。
第四天清晨,炊事班报告少了个帮厨的村妇。楚云飞立刻警觉:"是不是左腿有点跛,说话带东北口音那个?"
"对对,叫刘婶,来了半个月了。"
楚云飞冷笑——什么刘婶,分明是日军特高课着名女间谍南田洋子!他早就注意到这个"村妇"手上的老茧是长期用枪形成的,所谓的跛脚也是伪装。
"方参谋长,立即检查机要室和我的宿舍!"
果然,战术笔记本有被翻动的痕迹,但奇怪的是什么都没少。楚云飞略一思索,恍然大悟——对方用了微型相机拍摄!他立即改变密码本,并下令加强警戒。
当天下午,更麻烦的事来了。李云龙派通讯员送来急信,说日军一个大队正在围攻陈家峪,村里有三百多百姓。但问题是,陈家峪不在预定作战区域内,擅自调动部队会打乱整个防御计划。
"老李肯定忍不住要救人。"楚云飞皱眉。他太了解这个老战友了,为了老百姓,李云龙能把天捅个窟窿。
果然,傍晚时分前沿观察哨报告,八路军独立团正向陈家峪运动。楚云飞看着地图,脸色越来越凝重——李云龙这是要往日军口袋里钻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