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9章 王秀兰父母登门
    苏建国走到正在搅拌水泥的苏建军身边。

    “今天必须把一号棚和二号棚的骨架立起来,塑料厂那边说剩下的材料三天后就能送到。“

    苏建军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汗。

    “哥,你昨晚才睡了不到三个小时,要不回去歇会儿?这儿有我盯着。“

    “不用。“

    苏建国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

    “我得把每个环节都记下来,以后扩建用得着。“

    正说着,老支书拄着拐杖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几个村民,扛着几捆新鲜的稻草。

    “建国啊,听说你要用稻草保温?“

    老支书笑眯眯地说。

    “我让村里人把今年新打的稻草都拿来了,够你用了吧?“

    苏建国连忙迎上去。

    “太感谢了!这些稻草铺在大棚里,能保持地温,蔬菜长得更快。“

    接下来的几天,苏建国几乎住在了工地上。

    每天天不亮就到场,夜深了才回去。

    他亲自检查每一根骨架的牢固度,测试每一寸塑料膜的密封性,甚至连稻草的铺设厚度都要用尺子量过。

    第五天傍晚,当最后一车塑料薄膜运到工地时,苏建国正在调试新安装的简易供暖系统。

    “苏老板,您要的塑料到了!“

    司机跳下车,拍了拍车厢。

    苏建国快步走过去,掀开苫布一角检查。

    “质量不错,跟上一批一样。“

    “那可不。“

    司机压低声音。

    “刘厂长特意嘱咐,这批货用的都是最好的原料,比给国营厂的还好呢!“

    苏建国会意地点点头,招呼工人们开始卸货。

    夜色渐深,但工地上的汽灯依然亮如白昼,所有人都知道,早一天完工,就能早一天赚钱。

    第十天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将第一缕阳光洒向苏家屯时。

    六座崭新的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村西头,塑料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苏建国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属于自己的“蔬菜工厂“,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哥,都检查完了。“

    苏建军小跑过来汇报。

    “六个大棚全部达标,供暖系统也调试好了。“

    苏建国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辛苦了。走,去办公室开个会。“

    所谓的“办公室“,其实就是工地旁临时搭建的一个小窝棚。

    苏建国、苏建军、吴二埋汰和张大柱围着一张简陋的木桌坐下。

    “离过年还有一个月。“

    苏建国开门见山。

    “种黄瓜西红柿肯定来不及了,咱们得改种生长周期短的品种。“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蔬菜的生长周期和市场价格。

    “小白菜25天能收,菠菜28天,韭菜可以割三茬“

    苏建国指着表格说。

    “我算过了,如果现在下种,正好赶在春节前上市。“

    吴二埋汰挠挠头。

    “建国哥,这些菜卖得上价吗?“

    “放心。“

    苏建国胸有成竹。

    “春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小白菜、韭菜这些都是必需品。我已经让秀兰在店里做宣传了。“

    当天下午,第一批种子就撒进了肥沃的土壤。

    苏建国亲自指导工人们调整大棚温度、湿度和施肥方案,确保蔬菜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品质。

    傍晚时分,苏建军开着拖拉机从城里回来,车斗里装着从市场采购的农用物资。

    “哥!“

    他跳下车,兴奋地喊道。

    “你猜怎么着?现在整个东单市场都在传你的事!“

    苏建国正在检查新安装的灌溉系统,头也不抬地问。

    “传我什么?“

    “说你是个狠角色啊!“

    苏建军眉飞色舞地说。

    “现在市场里那些小混混见到咱们店的招牌都绕着走。连管理处的老王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硬气的老板!“

    苏建国笑了笑,继续调试水阀。

    “生意怎么样?“

    “好得不得了!“

    苏建军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的信封。

    “这是今天的货款,比上周多了三成。好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的,说就想看看‘敢捅自己的好汉’长什么样!“

    苏建国接过信封,掂了掂分量。

    “看来这‘自捅一刀’还挺值钱。“

    “何止啊。“

    苏建军压低声音。

    “国营饭店的采购经理今天特意来找我,说想跟咱们长期合作,价格比市场价高一成!“

    这个消息让苏建国眼前一亮。

    国营饭店的订单不仅稳定,而且量大,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大客户。

    “你答应他了?“

    “哪能啊。“

    苏建军得意地说。

    “我说得等我哥回来决定。那经理二话不说就塞给我两包大前门,让我在您面前美言几句呢!“

    苏建国哈哈大笑,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行啊,学会拿架子了。明天我亲自去会会他。“

    。

    转天。

    清晨五点半,天还黑着,苏建国就爬上了苏建军的拖拉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斗里已经装满了今早刚摘的蔬菜。

    “哥,你今天就回城啊?“

    苏建军一边发动拖拉机,一边回头问道。

    苏建国裹了下身上得大衣。

    “嗯,这边都安排差不多了,回去看看。“

    拖拉机“突突“地驶出村口,冷风扑面而来,苏建国把棉袄裹得更紧了些。

    “这几天店里怎么样?那三个丫头干活还行吗?“

    苏建国提高嗓门,盖过引擎的噪音。

    苏建军专注地盯着前方的土路。

    “李红梅挺能干,算账又快又准。王丽手脚麻利,就是有点胆小。张美丽“

    他顿了顿。

    “那丫头别的都挺好,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好像被你那天得一刀给吓到。“

    苏建军忍不住笑出声。

    “我每次在店里一提你,那丫头都吓得脸耍白。“

    苏建国笑着摇摇头,没说什么。

    拖拉机驶上大路,速度开始加快。

    天色渐亮,拖拉机驶入四九城时,街道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行人。

    “到了。“

    苏建军一个刹车,拖拉机稳稳停在“苏记蔬菜行“门前。

    店门紧闭,但里面已经亮起了灯。

    苏建国跳下车,活动了一下冻僵的手脚。

    他正要上前敲门,门却从里面打开了。

    李红梅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扫把,看到苏建国的瞬间明显愣了一下。

    “苏、苏老板!“

    她的声音突然拔高,手里的扫把“啪“地掉在地上。

    她慌忙弯腰去捡,额头差点撞上门框。

    苏建国弯腰帮她捡起扫把。

    “早啊,红梅。这几天辛苦你了。“

    李红梅接过扫把,低着头不敢直视苏建国的眼睛。

    “不辛苦,不不辛苦。“

    她结结巴巴地说完,迅速退到一旁,给苏建国让出路来。

    店里,王丽和张美丽正在整理货架。

    看到苏建国进来,两人同时停下手中的活计。

    王丽的手不自觉地捂住了嘴,张美丽则直接躲到了货架后面。

    “早啊,姑娘们。“

    苏建国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

    “这几天我不在,店里没出什么事吧?“

    三个女孩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李红梅开口。

    “没没什么事,苏老板。就是“

    她犹豫了一下。

    “就是总有人来打听您。“

    “打听我?“

    “嗯。“

    李红梅点点头,终于敢抬头看苏建国一眼。

    “问您伤好了没,什么时候回来还有问您那天“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

    苏建国明白了。

    他那天演的戏,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他摆摆手。

    “行了,干活吧。建军,咱们先把菜卸下来。“

    三个女孩如蒙大赦,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但苏建国能感觉到她们时不时投来的敬畏目光。

    特别是张美丽,每次经过他身边时都会不自觉地绕远路。

    卸完车,苏建国坐在柜台后面整理账本。

    六点整,店门被推开,王秀兰带着苏玉珍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帮忙推豆腐车的邻居家孩子。

    “当家的!“

    王秀兰看到苏建国,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

    “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腿好了吗?“

    她的目光不自觉地往苏建国右腿瞄去。

    苏建国站起身,故意活动了一下右腿。

    “早没事了。村里大棚那边都安排好了,我就回来看看。“

    他转向站在王秀兰身后的苏玉珍。

    “玉珍,这几天干活怎么样?“

    苏玉珍低着头,没说话。

    王秀兰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苏建国,欲言又止。

    她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

    “玉珍玉珍干活挺麻利的,学得也快。“

    苏建国敏锐地捕捉到了妻子语气中的犹豫。

    他盯着王秀兰的眼睛。

    “真的?“

    王秀兰避开他的目光,勉强笑了笑。

    “真的。就是就是有时候“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

    “有时候什么?“

    苏建国追问。

    “有时候动作慢了点。“

    王秀兰终于说。

    “但总体挺好的,真的。“

    她急切地补充道,像是要说服自己。

    苏建国看了看低头不语的女儿,又看了看明显在帮女儿打掩护的妻子,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但他没再追问,只是点点头。

    “那就好。玉珍,去帮你红梅姐整理货架吧。“

    苏玉珍如获大赦,飞快地溜走了。

    王秀兰看着女儿的背影,眼里满是复杂的情绪。

    “秀兰。“

    苏建国轻声说。

    “孩子得慢慢教。“

    王秀兰点点头。

    苏建国拍拍妻子的肩膀。

    “去忙吧,我出去转转。“

    走出店门,东单市场已经热闹起来。

    商贩们支起摊位,家庭主妇们挎着篮子穿梭其间,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