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3章 全工业产业链
    胡力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吴明伦,让他同意出面站在台前。

    笑话,当初胡力派他们过来缅国就已经说好了,现在已经事到临头还想撂挑子?

    “那行,国都就定曼德勒,赶紧挑个黄道吉日,到时候搞个盛大且隆重的国庆活动,把我们的老吴同志风风光光送走呸送上去。”

    胡力笑呵呵的拍着吴明伦道肩膀。

    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八,黄历上写着"宜开国、立宪、会盟"。

    清晨的曼德勒,金色的阳光洒在伊洛瓦底江上。

    吴明伦站在被装扮的特别隆重的主席台上,崭新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嗯,是黄金做的,这是胡力送给他的"建国礼物"。

    "老吴,挺直腰杆!气势,气势一定要足。"

    胡力坐在观礼台的角落里,通过耳麦低声音提醒道。

    "记住,你现在代表的是整个缅g!"

    广场上,十万缅国群众人挤人,一眼看过去全是脑袋,一个个亢奋的挥舞着手里金狐旗。

    工人们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横幅,农民们扛着稻穗模型,学生方阵高唱着《国际歌》。

    上午九时整,军乐队奏响《赤旗颂》。吴明伦这才深吸一口气,走到话筒前。

    "同志们!今天,在缅g的领导下,在全体劳动人民的奋斗下,我们庄严宣告缅g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了!"

    "轰!轰!轰!"

    话音刚落,108门礼炮顿时齐鸣,天空中81架战机排出镰刀锤子的图案。

    更震撼的是,广场中央升起一面30米高的红旗,金色的党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胡力在角落里满意地点点头,小声嘀咕。

    "不错不错,这排场够社会主义"

    "现在,请缅g中y第一书记吴明伦同志宣读《建国宣言》!"

    吴明伦的手有些发抖,他展开演讲稿。

    "缅国人民民主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演讲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纺织女工玛温激动地抹着眼泪:"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在这个全世界还在大乱斗的时候,缅国居然宣布建国,这个消息给国际社会带来的震撼不亚于火星撞地球。

    华x北,j员看着最新一期的《真理报》,笑着看向z公道。

    “这个吴明伦同志不简单啊,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硬是打出一片天。”

    说完,提笔写下贺电。

    “东方又亮起一盏明灯"

    莫s科克林宫,大林放下电报,嘴角微微上扬。

    "告诉缅g同志,我们将第一个承认他们。"

    顿了顿,随后大林接着道。

    "再送200辆t-34过去当做国礼,替我祝贺他们。"

    作为老大哥,他也想出手大方点,奈何时间不对,有心无力拿不出再多的东西,徒叹奈何。

    伦d唐宁街10号,吉尔收到这个消息后,气得摔了手里的雪茄。

    "该死的!我们在缅国的橡胶园全完了!"

    秘书在一旁战战兢兢地补刀。

    "先生他们还把总督府改造成了'工农兵文化宫'"

    “法克~”

    吉尔把刚点燃的雪茄狠狠摁灭在《泰晤士报》头版上面,头版刊登着前缅国总督府挂上镰刀锤子旗的照片。

    "立刻冻结所有缅国资产!"

    吉尔咆哮道。

    "告诉蒙巴顿,远东舰队马上开赴安达曼海!"

    花生炖黑宫,杜师傅看着cia的报告,皱眉问道。

    "这个吴明伦,到底从哪冒出来的?“

    看着缅国建国的消息,给杜师傅的感觉很不好,到底哪里不好他又想不出来。

    德里,约阿总督府。

    总督韦维尔看着西里古里发来的"威士忌被抢"和缅国建国的电报,气得摔了茶杯。

    "这群强盗!那是给军官俱乐部的存货!"

    至于缅国建国,在他看来就是笑话,小小土着,伸手拿捏,只要重新打回去那都不是事。

    秘书小声提醒。

    "阁下阿萨姆的茶叶种植园工人也开始罢工了"

    “倒反天罡是吧?告诉皮特,让他好好教训教训这些土着。”

    河内,高属阿三支那总督府。

    高卢鸡总督连夜召集殖民军。

    "立即在越缅边境修筑防线!绝不能让赤色瘟疫蔓延!"

    第二天发现,负责施工的越猴劳工集体失踪,后来出现在缅国那边的广播里,他们的声音是那么激情。

    "感谢国际主义援助“

    后续影响还在继续。

    7月20日,印尼共cd发动大起义,第一份声明就是《学习缅g同志的经验》

    7月25日,马来亚游击队攻占槟城,升起一面仿制的缅国国旗,因为没有布料,用的还是约翰牛国旗染红改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8月1日,杜师傅秘密批准"亚洲马歇尔计划",首期5亿美元专门用于"围堵赤色缅国"。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发生的事,时间回到缅国典礼结束后,胡力拉着吴明伦躲进办公室。

    "老吴啊,现在你是一国领袖了。"

    胡力随手掏出一叠文件。

    "这是第一批要签的政令。"

    吴明伦揉了揉太阳穴,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土地改革法案》《重要产业国有化条例》等等,这个《关于在缅建设东风快递基地的决议》是"

    胡力笑嘻嘻地递上钢笔。

    "细节不要在意嘛!对了"

    胡力又掏出来一大叠文件。

    ”全工业产业链这就是缅国以后要走的道路,哪怕是一根绣花针,也要实现国产"

    胡力摊开一张巨大的规划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工厂、矿山和铁路的分布。

    规划图上,两条铁路和两条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尤其显眼。

    其中一条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起点是吉大港,另一条铁路和高速路的起点是孟都,而它们的终点都在缅国的西北和华国交界处。

    “团长,你这是'

    吴明伦指着规划图上边界处。

    ”怎么全通向华国了?不应该"

    胡力摆了摆手,双眼放光,咧嘴一笑,手指在图纸上敲了敲。

    "老吴啊,眼光要放长远,这个以后你就明白了。我们接着说全工业,这个全工业产业链可不是闹着玩的,简单来说"

    胡力掰着手指头数起来。

    "好处一,以后我们造枪造炮不用看别人脸色!想想看,要是当年金陵有自己的兵工厂,至于让鬼子嚣张那么久吗?"

    吴明伦擦了擦汗。

    "可是团长,这得投多少钱啊"

    "钱?"

    胡力神秘一笑,从文件堆里抽出一张纸。

    "看见没?《约翰牛遗留资产没收令》,光仰光造船厂就值800万英镑!而且,有我在钱就不是问题。"

    "好处二,能解决就业!"

    胡力手指戳向规划图上金三角的位置,嗯,那里已经是纺织厂图标。

    "到时候十万女工进工厂,家家户户有工资,谁还去种y片?"

    吴明伦眼睛一亮,但随即皱眉。

    "可技术人才"

    "早给你准备好啦!"

    胡力变魔术般掏出一份名单。

    "刚买的,各行各业专家共两千人,还有李峰抓的欧美工程师五百人。

    当然,顶尖的你就别想了,我在小世界里也弄个高科技产业园,那里才是我们真正的技术杀手锏!"

    胡力突然脸一垮,叹了口气。

    "坏处嘛也有头五年老百姓要过苦日子。"

    胡力指着"重工业优先"的条款。

    "得先造机床、炼钢铁,自行车都得限量供应"

    吴明伦听的眉头直跳,脸色发白。

    "那群众会不会"

    "哈哈哈吓你的"

    胡力‘啪’地甩出一份清单。

    "以小世界目前的出粮率,牛羊猪还有各种家禽的出栏率,缅国这边的土着就算四年内什么都不做,也能养活他们。“

    ”何况,小世界里我还让他们加大了种植养殖规模。那么多鬼子呢,总不能让他歇着不是。“

    吴明伦瞪大眼睛,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文件上。

    "团团长你说小世界能养活整个缅国?"

    “怎么可能?我还在屯粮呃这个你就别管了。嘿嘿”

    胡力掏出一本厚厚的相册。

    "看看这个"

    照片上是望不到边的金色麦田,十几台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更惊人的是,麦穗颗粒饱满得几乎压弯了秆子。

    "这这麦子"

    吴明伦手指发抖。

    "一亩能打多少?"

    "普通品种亩产800斤。"

    胡力得意地竖起三根手指。

    "我们的杂交麦种,三千斤起步!"

    "三三千?!"

    吴明伦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

    "那稻米"

    "更厉害!听我给你吹"

    胡力又甩出几张照片,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几乎垂到地面。

    "袁老咳咳"

    胡力差点说秃噜嘴,还好反应快。

    “我是说小世界农科组搞的超级稻,亩产4000斤打底!"

    吴明伦突然抓住胡力手腕。

    "我说团长!有这技术我们还搞什么工业,直接当粮仓"

    "啪!"

    胡力用规划图拍了下吴明伦脑袋。

    "你傻啊!光有粮顶屁用!"

    胡力伸手指着窗外。

    "不说别的,就说那些约翰佬留下的纺织机,不自己造零件,坏了就得跪着求人,问题是,就算你跪了别人还不一定卖给你。"

    胡力翻开相册下一页,整齐的现代化养殖场映入眼帘。

    "十万头安格斯牛,全自动化喂养。"

    胡力点着照片里膘肥体壮的牛群。

    "每头出肉量是土牛的三倍!"

    又翻到猪场照片。

    "杜洛克猪,四个月出栏,瘦肉率75"

    胡力突然压低声音。

    "最绝的是这个"

    最后一张照片上,密密麻麻的鸡群一眼望不到边,正在漫山遍野的到处跑。

    "山林立体养殖懂不懂?"

    胡力比划着。

    "全是走地鸡,全自动投喂清洁。知道现在鸡蛋产量多少吗?"

    吴明伦茫然摇头。

    "每天"

    胡力一字一顿

    "三,千,万枚!"

    "咣当!"

    吴明伦连人带椅仰面摔倒。

    胡力把吴明伦拉起来,又给他展示了淡水养殖和海产养殖,最后神秘兮兮地拿出平板调出一段视频。

    画面里,成群结队的鬼子战俘正在果园劳作。有人修剪果树,有人驾驶采摘机,监工的机器人手拿橡皮棍来回巡视

    "六十五万鬼子俘虏,每天工作18小时。"

    胡力笑的很开心,舔了舔嘴唇。

    "反正他们《战阵训》里说要'精励奉公'嘛"

    吴明伦咽了口唾沫。

    "这这违反日内瓦公约吧?"

    "公约?"

    胡力眨眨眼,疑惑道。

    "什么公约?我母鸡啊"

    喜欢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请大家收藏:()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