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曜大步走进来,今日穿着一身利落的靛青色骑射服,袖口束紧,更显得身姿挺拔,英气勃勃。他手里没提笼子,也没拿吃食,倒是握着一卷略显陈旧的书册。
“曜哥哥!”绥安放下银匙,眼睛亮晶晶地望过去,“你拿的什么书?”
“好东西!”苏景曜笑着将那卷书册递到绥安面前。书页泛黄,边角有些磨损,封面上是几个苍劲古朴的字——《百工辑要》。“哥哥以前在军营里,跟一个老工匠学的本事,都记在这上头了。怎么用边角料搭结实棚子,怎么盘省柴耐烧的灶台,怎么用最少的料补最破的车轱辘……嘿,都是顶实用的玩意儿!”
绥安好奇地接过书册,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没有精美的插图,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些略显笨拙的示意图,墨迹深浅不一,显然并非一人一时所着,倒像是许多经验丰富的匠人随手记下的心得。
“这……”绥安的小手指着一段关于如何利用废弃砖石加固土墙的记述,大眼睛里充满了惊奇,“曜哥哥,这个……有用吗?”
“当然有用!”苏景曜在她身边的蒲团上盘腿坐下,拿起一块樱桃乳酪丢进嘴里,“北境风大,营寨的土墙老是塌边角,就是用这法子,捡些碎石头垒实了,又省料又结实!还有这个,”他指着另一段关于简易滤水槽的记载,“行军在外,水源不净,挖个坑,铺上细沙碎石木炭,浑水倒进去,渗出来的水就能喝大半!能救命的!”
绥安听得入了神,小嘴微微张着,目光在那些质朴的文字间流连。这不再是《工部营造法式》里那些严谨却遥远的宏大图样,而是触手可及的、带着烟火气的生存智慧。她仿佛能看到北境的风沙里,将士们用粗糙的双手垒着石头,能看到荒野中,士兵们围着简易的滤坑取水……
“这些……真好……”她小声喃喃,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那些磨损的痕迹,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数普通人在艰难环境中努力活下去的坚韧与智慧。
窗边书案后,昭永顺帝放下手中的朱砂笔。他刚刚批阅完一份关于各地春耕进展汇总的奏报,各地雨水调匀,秧苗茁壮,朱批落下时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舒缓。听到儿女的对话,他深邃的目光越过书案,落在女儿那张充满惊奇与思索的小脸上,又扫过苏景曜手中那卷略显破旧的《百工辑要》。那目光里,不再是审视与考量,而是沉淀着一种深沉的、如同大地包容万物般的宽厚与赞许。他没有说话,只是那威严的唇角,自然而然地向上弯起一个温和的弧度。
他拿起另一份奏折,是工部呈报的关于利用江南水网兴修小型陂塘、蓄水灌溉以备旱情的条陈。朱砂笔落下,批注依旧严谨,却似乎比往日多了几分对这类“微末”之事的关注与肯定。
绥安捧着那卷《百工辑要》,看得津津有味。那些朴素的技艺,那些源于民间的智慧,像一把钥匙,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窗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权衡,而是更广阔、更鲜活的人间烟火。
“曜哥哥,”她忽然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这书……能教绥安怎么盘那个省柴的灶台吗?就是……就是书上画的那个小小的、圆圆的那种?”
苏景曜挑眉,有些意外:“你想学盘灶台?那可不是小姑娘玩泥巴,又脏又累的。”
“绥安不怕!”绥安挺直小胸脯,神情认真,“绥安想学!学会了……说不定……以后江南修河道,民夫们在野地里做饭,就能用上省柴的灶,少砍些树,也能吃上更热乎的饭食!”
苏楚歆闻言,手中的针线微微一顿,看向女儿的目光里充满了复杂的欣慰与动容。
苏景曜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用力揉了揉绥安的头发:“行!有志气!赶明儿哥哥就找泥瓦匠来,在咱们安宁宫后院空地上,教你盘一个最结实、最省柴的灶台!保管让咱们小公主变成盘灶小能手!”
阳光透过窗棂,温暖地洒在室内。绥安捧着那卷旧书,嘴角噙着恬静而坚定的笑意。那沉甸甸的“江山之重”,在这一刻,仿佛化作了手中这卷充满烟火气的《百工辑要》,化作了对省柴灶台的好奇,化作了想要让更多人吃上热乎饭食的朴素愿望。
她知道,帝王之路,道阻且长。但这条路上,不仅有庙堂的权衡,疆场的烽火,更有这人间最质朴的温暖与智慧。而她,正以她自己的方式,一点点地学习,一点点地靠近,一点点地将那份名为“暖”的灯火,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深宫岁月,静好如斯,而那颗名为“储君”的种子,正在这片温暖、坚实而充满生机的土壤里,悄然生根,舒展枝叶,向着那辽阔而充满希望的未来,茁壮成长。
深春的气息在安宁宫的后花园里发酵到了极致。几株高大的槐树已是绿荫如盖,缀满了串串洁白如雪的槐花,馥郁的甜香弥漫在空气中,浓郁得几乎能醉人。阳光透过层叠的叶片洒下,在湿润的泥土和嫩绿的草皮上投下摇曳的光斑。新翻过的泥土气息、青草汁液的清新、槐花的甜腻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蓬勃的、令人心安的春日序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请大家收藏: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靠近墙角的一片空地,草皮被仔细铲去,裸露出湿润的褐色泥土。绥安穿着藕荷色窄袖束腰的劳作便服,袖口挽到肘部,露出一截白皙纤细的小臂。她的小脸上蹭了几道新鲜的红褐色泥印,小辫子松松垮垮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濡湿,黏在光洁的额角。此刻,她正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一个刚具雏形的泥堆——那是她和哥哥忙活了小半天的成果,一个小小的、圆环状的土灶雏形。
苏景曜蹲在旁边,同样一身利落的短打,裤腿上沾满了泥点。他手里握着一柄小小的、显然是特制的小号泥刀,正小心翼翼地帮绥安抹平土灶的内壁。汗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滑下,他浑不在意,只是专注地盯着手上精细的活儿。
“对,对!就是这里!”绥安眼睛一眨不眨,小手指着土灶内壁一处稍稍不平的地方,“曜哥哥!这里要压平一点!不然锅放上去该不稳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兴奋。
“知道啦,小姑奶奶!”苏景曜头也不抬,手上的泥刀动作更轻更稳了些,“你哥好歹在北境盘过十几个行军营灶,这点小活儿还能出错?看好了!”他用泥刀蘸了点旁边的泥浆,耐心地修补抚平那处微小的凹陷。
阳光暖暖地晒着,偶尔一阵和风吹过,带来满园的槐香,也卷起几片零落的花瓣,飘落在兄妹俩沾了泥巴的衣襟和发梢上。泥土的腥气、槐花的甜香、还有两人身上微微蒸腾出的汗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属于春日劳作的蓬勃气息。
绥安的小脸绷得紧紧的,鼻尖沁出细密的汗珠。她努力学着哥哥的样子,用小手捧起湿润的泥巴,笨拙地糊在土灶外层。泥土冰凉黏腻的触感包裹着她的手指,她有些不习惯地微微蹙眉,却没有停下。那本摊在远处石凳上的《百工辑要》仿佛带着无声的召唤,书页在微风中轻轻翻动,停留在那张绘制着省柴灶台构造的简图。
“用力!压紧实点!”苏景曜瞥了她一眼,出声指点,“不然烧火的时候,热气往外跑,就不省柴了!”
“嗯!”绥安用力点头,小手更加卖力地按压下去。泥土从指缝间溢出,沾染在她的掌心和指缝里,红褐色的泥渍在她白皙的皮肤上格外显眼。她看着灶台一点点成型,圆滚滚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眼神里的专注几乎能点燃火星。
终于,小小的圆泥灶盘好了。虽然外表还有些坑洼不平,边沿也略显得厚薄不均,但整体形状稳固,中心凹陷处还算圆整,俨然就是《百工辑要》上那个“小小的、圆圆的”省柴灶的拙朴再现。
“成了!”苏景曜长长吁了口气,扔下泥刀,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怎么样?绥安小师傅!手艺还成吧?”
绥安没有立刻回答。她依旧蹲在土灶前,小脸上沾着泥点,乌黑的大眼睛亮得惊人。她伸出沾满泥巴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土灶那粗糙、带着潮气的外壁。冰凉的泥土触感透过指尖传来,带着一种扎实的、沉甸甸的质感。她的指尖划过那道被哥哥修整过内壁的痕迹,那里光滑了许多。
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力量感,如同脚下的泥土般,悄然从心底升腾起来。她忽然明白了哥哥口中“在北境盘营灶”是什么意思。这不仅仅是书上简单的线条,而是一种创造!一种能让冰天雪地里的将士,吃上更热乎饭食的本事!
她抬起头,望向哥哥,小脸上绽放出比满园槐花还要灿烂的笑容,声音清脆响亮:“曜哥哥!绥安学会了!绥安会盘灶台了!”
苏景曜看着妹妹沾满泥点却洋溢着巨大成就感的笑脸,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好!不愧是我苏景曜的妹妹!盘灶小能手!赶明儿到了江南,就指着我们绥安小师傅去给民夫们盘省柴灶了!”
回廊的转角处,一株开得正盛的紫藤萝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淡紫色光影。昭永顺帝和苏楚歆并肩而立,目光越过花架枝叶的缝隙,落在花园角落那片新翻的泥土,和那对浑身沾泥却笑得无比开怀的儿女身上。
苏楚歆看着女儿在泥土中认真按压、又在灶台盘好后灿烂大笑的模样,眼中漾满了温柔的笑意,唇边噙着无声的欣慰。她轻轻挽住了身边丈夫的手臂。
昭永顺帝的目光沉静。他看着那个小小的、圆滚滚的泥灶,看着绥安脸上毫不掩饰的兴奋和满足,看着儿子爽朗的笑脸。他那素来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周身那股沉凝的气息,却在紫藤花影下悄然舒展。那深邃的眼眸里,不再是朝堂上俯瞰江山社稷的帝王威仪,此刻流淌着的,是如同大地般深沉的、无声的赞许。
他垂在身侧的手,指节微微动了动,仿佛要拂去衣袍上沾染的花粉尘埃,那动作却极其轻微,随即又归于平静。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女儿蹲在泥灶前、小心翼翼地用手感受那粗糙泥土的小小身影上。
泥土的腥气、槐花的甜香、草木在春日里蒸腾的气息、女儿充满活力的欢笑……这一切混合成一种无声的洪流,穿透了帝王的威仪与深宫的沉寂,悄然注入那颗如磐石般沉静的心湖深处。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言喻的熨帖暖意,如同初春冰面下的暗流,无声地蔓延开来。
他微微侧首,目光与身边温柔注视女儿的皇后相接。没有言语,眼神交汇处,是同样流淌着的、深沉的动容与宁静。日光偏移,紫藤萝的花影温柔地拂过帝后相携的身影。远处花园里,兄妹俩的笑声还在继续,伴随着风吹槐叶的沙沙声响,交织成一首名为“春日”的、温暖的乐章。那盏曾照亮凛冬的灯火,此刻已化为大地无声孕育的力量,正以它最质朴而蓬勃的方式,在这深宫的一角,悄然续写。
深夏的日头渐渐有了威力,空气里蒸腾着泥土被晒透的暖热气息、草木葳蕤的蓬勃腥气,还有隐约的、即将走向繁盛尾声的槐花残香。安宁宫书房窗扉大敞,穿堂风带着草木的温润掠过书案,却未能驱散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和舆图散发出的、无形的凝重感。
绥安穿着薄薄的月白色夏衫,袖口绣着几枝疏朗的墨竹。
喜欢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请大家收藏:团宠公主亡国后,新朝君臣火葬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