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新店开张
    宴席单子的事落定,沈云姝心头担子便是一轻。

    陈叔陈婶在新铺子适应了几日,如今已能独立完成最简单的喜馒头塔的单子,沈云姝这头只需每次派个人跟去主家安排和结账就行。

    陆家嫂子动作很快,全部的花饽饽绣样已悉数完成,铺子里要添置的其他东西也基本准备好了,沈云姝和王氏看了下日子,打算选在十一月初二这天开业。

    这两天又下了场雪,沈云姝心忧村子里的情况,然而每日两批的蛋挞让她脱不开身,只得先试着把梁珍儿教上手,自己才有空去。

    廖源倒是隔几日就去跑一趟,但他也是个报喜不报忧的,问起来同田叔一个口风,沈云姝已经不打算从他嘴里听到真实情报了。

    田叔依旧隔一两日就来送些菜蛋,但随着天越来越冷,雪越下越多,地里的菜就是再多铺些稻草也扛不过去。在最近这场雪后,沈云姝便让田叔把所有菜都起了送来,免得在地里冻烂了,到时候全都浪费。

    这天田叔就带着村里人,背了地里挖出来的几箩筐菜,送到了铺子里。

    “...不少都冻烂了,只能剁碎了给鸡鸭吃,你这能用上的,咱都给背来了。村子里还存了点大白菜萝卜和地薯,夏天晒得菜干还有不少,过个冬天应该够了。”

    田叔捧着王氏沏的热糖水,小心地啜了口暖暖身子。

    沈云姝看了眼竹筐里的菜。

    菠菜,青菜,油菜,莴笋,青萝卜,大白菜,小白菜,青蒜,香菜,韭菜,血皮菜,凡是冬天能活的,田叔都给她种了一份,如今也统统送了来。这里头大部分是为了提取植物色素,如果断了来源,还真有些麻烦。

    汴城冬季严寒,寻常人家这个季节多是吃腌的白菜萝卜和一些菜干,绿叶菜也是很少见的。市场上想买也得花点功夫,价格自然不会便宜。

    这几筐应该够应付到开春了。

    “这几日外头棉花一日贵过一日,听说比上个月都翻了几番了,村子里可还缺?要是不行,我先拿点垫上,可千万不能硬扛,会冻坏的。”王氏关切道。

    田叔摆手:“入冬前就买了,虽是便宜的旧棉花,一人也能分到一件袄子,眼下还过得去。”

    哑娘在一旁比了比手势。

    “放心吧,小枣子好着呢,衣服捎回去了,整个村子他穿得肯定最暖和。”田叔笑道。

    哑娘松了口气,笑着比划了感谢的手势。

    沈云姝又问了些庄子上的安排,田叔一一道来。

    新买的小鸡小鸭已经半大了,怕它们冻坏,搭了暖和的稻草棚子,给它们遮风避雨。湖里开始上冻,小鸭们也都赶回了鸭圈,每日提几缸子水给它们享用。

    池塘里大鱼卖得差不多了,准备开春再买一批鱼苗。如今养鱼有些经验,来年定能收成更好。

    豆腐作坊最是挣钱,就是活太辛苦,村子里也舍不得买牲畜,只得大家轮流拉磨。好在一日也有个二两左右进项,至少够负担村子里的粮食了。

    沈云姝这般听下来,似乎情况还过得去,心下担忧稍减。

    “等开了春,便寻摸些牛羊骡子养上,大家每日进城都要背不少东西,有个牲畜拉车,省力不说,还能多带点,再不济还能拉人赚点本钱。”沈云姝道。

    田叔点头:“是这个打算,先把眼前这个冬天过了,好好再攒点银子,叔就去寻摸寻摸。”

    屋里说了话,喝了糖水,田叔几人就准备回去了。王氏把最近的菜钱和鸡蛋钱拿给他,田叔却不肯要。

    “...前头的确是咱拿钱买的蛋,可后头照料的活不都是你们做的?这一趟趟地送进来花的不也是力气?前头几个月就当我们厚脸皮,白吃白占了,今后该算钱算钱,不然咱们心里也过意不去。”王氏劝道。

    “是啊,田叔,以后咱们合作的时间长着呢,总不能一直不收钱。就算您愿意,村子里也未必高兴,何况如今正需要钱呢?再说我们买别人家的也要花,您就收着吧!”沈云姝也道。

    随行的几人似乎想说什么,但到底没开口。

    如她所说,前头几个月村子里送了许多菜蔬鸡鸭蛋鱼,凡是有好东西好出息都是第一时间紧着她们,足够了。不可能永远不收钱的。

    田叔想了想村里的情况,叹了口气,到底把钱收了。

    “眼下村子里确实还有些难,待过一两年松快些了,这些钱肯定是不能收的。没有大嫂子的帮衬,咱们如今怕是都饿死了,这份恩情,我们都记在心里。”

    “到时候再商量嘛,先拿着去添些要用的,我看那治风寒的草药也得多备些,保不齐也得涨价。”

    “嗳,我这就去看看。”

    田叔也觉得有道理,当下郑重应了。王氏抓了几个早上做的肉饼包上,送他们出了门。

    沈云姝看着那堆成一座小山的各式菜蔬,深吸了一口气。

    活又来了!

    接下来几天,沈云姝就是不断地制作菜干。

    切片,窑炉烘干,包一块木炭一起放入瓦罐保存。一小部分还要研磨成粉,近期备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烘干和磨粉两个步骤都很耗时,铺子里所有人手都把空闲时间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就连段修文放学过来,也是先帮着干会活再吃东西。

    沈云姝物尽其用,连青萝卜皮都刮下来作了绿色染料,导致家里一连几顿吃炖萝卜烧萝卜酿萝卜凉拌萝卜丝,还腌了一大瓮的萝卜干。

    四天后,总算收工了。沈云姝看着墙角新增的几瓮菜干,满满的安全感。这个储存量,撑过这个冬天应该不成问题。

    这头忙完,李家弄的沈记分号也在一串爆竹声中正式开业了。

    看到牌匾上“沈记喜点”字样,围观的人群立刻想到了青果巷那家卖花饽饽的同名店,当即询问起两者关系。待得知就是那家的分店后,皆是一阵兴奋和议论。

    “咱这家小店专做喜字馒头,价格实惠,一个也能卖,百个也能卖,做的东西同我那家是一样的,还望乡亲们多捧捧场!”王氏笑呵呵地招呼。

    “当真一个也能卖?”人群里有人高声问道。

    “卖!咱们开这小店就是想着多做些,让大伙都能买着,一个两个都卖!”王氏爽朗回答。

    “那敢情好啊,我听说那馍塔可贵了,要好几两银子,这一个两个的,咱总买得起了!”几个妇人拍手道。

    人群迅速议论开来。花饽饽好看有面,谁家办事不想置办些?但二两起步的价格让不少平民之家望而却步,如今放低了门槛,大家心里顿时火热起来,都盘算起最近家里有什么场合能买些回去的。

    如此,小小铺子的开业也热闹非凡,王氏又大方地把为开业专门做的招财馍塔分了出去,立时获得好评无数,消息传出了好远。

    她这边新店开张喜气洋洋,那边福祥记却是前所未有的冷清。

    喜欢指尖酥请大家收藏:指尖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