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0章 家宴上的工程安排
    刚过下午下班时间,江春生还在办公室看书,钱队长就从外面走回了工程队。

    “江春生!走吧。”钱队长只是走到办公室,就停了下来,对着江春生叫了一声。

    “好!”江春生听见是钱队长的声音,回头应了一声,什么都没有收拾,就走出办公室。

    江春生跟在钱队长身侧,穿过院内的石子路,朝北院东侧的临时家属区走去。

    前几天老金的老伴张妈就说要请钱队长和他吃饭,不知道今天邀请的还有谁。江春生正想着刚刚转过一个弯,就见钱队长在老金家的这一排红砖平房西头的第一间房门口站住了。他隔着窗玻璃朝里面看了看,向江春生求证道:“这一排房子是五套吧。”

    “是的,现在就住进来金队长和刘队长两家。靠西头这三套都是空的。”江春生回答。

    “下个月准备从养护队调过来的三个人,他们的级别也就是道班班长,已经在开口提房子的事,但我不想把这边大的给他们。”钱队长说着继续往前走。

    江春生默默的跟着,没做任何回应。

    老金家住在这一排平房的最东头,两人一路走到老金家。人还没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肉香混合着葱姜的气息 ,还能听见炒菜的声音和说笑声。

    屋里已经有景康义和隔壁的老刘端端正正的坐在方桌两边等着了。

    已经移到屋子中间的大方桌上摆了四五盘菜:一盘油亮亮的红烧肉,一碟翠绿的炒青菜,一盘身上盖着红辣椒和青蒜叶的红烧鲫鱼,还有两盘凉菜——一个是油炸花生米,一个是咸鸭蛋。

    张妈的身影在里屋厨房忙碌着,金老五则蹲在里屋门口剥着大蒜头。

    "老钱!小江!快请坐请坐!"正和老刘和景康义说话的老金 ,起身把钱队长引导到上首坐下。

    "小江来啦!"景康义站起来拍了拍身边的凳子,"来来来,坐这儿。今天可是你的好日子,得喝两杯!"

    江春生腼腆地笑了笑,也不客气的坐下来。他注意到桌上摆着一个五斤的白色塑料壶,里面至少装有三斤白酒,还有一个大的玻璃杯和好几个小酒杯。

    看来今晚这酒是少不了啦。

    张妈从厨房端出一盘刚出锅的炒鸡蛋,金黄色的鸡蛋上还点缀着翠绿的葱花。

    “老金,你快给客人倒酒了喝起来,你们一边喝着我一边炒菜,热酒热菜的吃着舒服。”张妈张罗着把炒鸡蛋轻轻放在桌上。

    江春生慌忙站起来,"张妈好。"

    "坐坐坐,别客气。"张妈摆摆手,又转身进了厨房。

    “这是我从家乡朱家河带来的粮食酒,老刘已经尝试过了,老钱你试试。不对你的味口我就换酒。”老金客气的说着,端起已经倒有酒的大玻璃杯,朝一个小玻璃酒杯里倒了一点点酒。

    钱队长端起小酒杯尝试了一下。

    “嗯,这酒味道不错,口味很纯正,不用换了。”钱队长满意地点点头。

    “老金!你看,我就说老钱一定爱喝这种酒吧!”老刘得意的笑道。

    “嗯。”老金开心的连连点头,笑着给每个人都倒上酒,“来,咱们先干一杯,祝贺小江同志获得段里表彰,晋升工资一级!——这可是自公路段自成立以来开天辟地头一回啊!”

    "干!"几个人齐声应和,酒杯在空中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江春生红着脸,端起酒杯和大家碰了碰,一饮而尽。火辣辣的白酒顺着喉咙一条线的烧到胃里,一路热下去。

    “陈书记对江春生可是欣赏的不得了。据我所知,在段长办公会上,讨论给江春生晋级一级工资的奖励时,只有一个人反对,就是江永健副段长。陈书记当场就说:你和江春生是直系亲属,没有发表意见的资格。哈哈哈!江春生啊!你这老子是不想你好呢,回去好好修理修理他。”钱队长开玩笑的调侃道。

    江春生挠挠头,苦笑着说:“钱队长,我爸他一直那样,我也习惯了。他反对是因为知道我做的并不是很突出。不应该等到这样的奖励。”

    “小江啊!你是不知道呢,上次我们去林州公路总段参加的培训学习,在他们地区,每个县段就只有两个名额,并且指定只能是分管大中修的副段长和工程股的股长才能参加。而他们一下给了我们六个名额,不带任何条件,去了那边十多天,还所有的费用都不要我们出。这种待遇可不是一般的高啊!我们回来把学习情况跟陈书记做专题汇报的时候,陈书记激动的直拍桌子,说老江的这个小子跟我们段做了一件大好事。”老刘滔滔不绝的说道。

    “刘队长说的一点没错,我们这次学到的东西,不说受益一辈子,至少在今后十年,我们在中大型桥梁、水泥道路的建设上都用得上。我们马上就要开工襄松桥项目,刘队长,这可真是及时雨呢。”景康义附和道。

    “这确实是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惊喜。——来!我们大家再一起敬江春生一杯。”钱队长带头举起了酒杯,大家纷纷响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感谢领导!惭愧惭愧!”江春生赶紧端起酒杯站起身,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杯酒,更是队长们对他的认可和鼓励。在这个温暖的集体里,他竟然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感觉。

    “来来来!我家老婆子红烧肉烧的不错的。”老金热情招呼着拿起一个菜勺,给每人舀了一勺子。然后他给自己也来了一小勺,吃掉一小块后接着说道:“我给你们说啊,小江虽然年轻,又是刚刚开始学管工程,但进步非常快。不仅跟黄家国学会了测量,而且,这次我们的松桥门挡土墙那个项目,要不是他天天盯在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也得不到总段的一致好评,而且还有意作为今后砌筑挡土墙的样板工程……”

    江春生低头看着碗里的红烧肉,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确实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为了学会测量技术,他连续一个星期在黄家国的指导下,从最基本的架设仪器学起,又冒着烈日,在现场爬上跑下的折腾;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他每天基本上是天刚亮就从家里出发,尽量早的赶到工地,天黑民工们下班他才离开;连续到工程竣工都没有休息日……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只是为了学会管理工程的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今得到这样的认可,出乎他的意料。

    "要我说啊,"老刘吃掉了碗里的红烧肉后接口道,"小江确实是做出了表率,也很有能力,但这次破格晋升工资,恐怕会在段里引出一些其它议论呢。"他不经意的抿了一小口酒,意味深长地看了江春生一眼,"段里有多少老同志干了好几年都没动过工资级别。"

    屋内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江春生手中的筷子也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老刘,你这话说的,"钱队长皱起眉头,"段里有明文规定,表现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晋升。小江的事迹摆在那里,谁敢说闲话?再说了,一月份交通系统“学雷锋、树新风”的演讲比赛,江春生已经是敲定的三名代表中的一个,再拿个好名次回来,一切都风平浪静!"

    "参加演讲比赛有我?这事不是还要等到12月底的评选后才有结果吗?"江春生惊讶地抬头,

    “哦,还没来得及告诉你,”钱队长笑道:"陈书记说了,你本身就是先进中的典型,这不就是种子选手吗?!下个月的评选,只会选出两个。”

    江春生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看小江做代表的确理所当然!”老金又给江春生倒了杯酒。

    “谢谢领导的信任,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江春生认真地表态。

    “这就对了!江春生,你就放心好了,你的演讲稿,我会请县政府的李平主任帮你修定。到时候我相信至少能弄个二等奖回来。”钱队长拍拍他的肩膀,"来,我们大家再走一个!"

    酒过三巡,桌上的菜也上得差不多了。张妈端上来最后一道老母鸡汤,汤面上漂浮着一层金黄色的油花,再加上几颗翠绿的葱花,煞是好看,香气扑鼻。

    “来来来!尝尝这个,”老金热情地招呼道,“这是家里原先在乡下养了几年的老母鸡!”

    老金拿起汤勺,给每人都舀了大半碗。

    江春生拿起小汤勺喝了一口,果然鲜香味美。他忽然想起在松桥门时, 他和老金、王万箐中午吃饭,老金经常把肉菜推到他面前,说"年轻人长身体,多吃点"。那时候他就觉得老金是个和蔼的长辈。

    "对了,"钱队长放下筷子,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说点正事。老刘,襄松中桥项目有几个重要事项要跟你沟通。"

    话题突然转向襄松中桥项目,江春生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老钱,你是队长,有什么安排你尽管吩咐。”老刘明确自己的定位,十分客气。

    “施工队就用永城建筑队,周永昌的队伍。”钱队长也不再客气,直接说道。

    江春生注意到老刘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僵硬,但很快恢复了正常。

    "老刘!周永昌的队伍很不错,而且人听话,好管理。"老金插话道:“松桥门挡土墙周永昌干得非常不错,总段验收为样板工程呢。你可以抽空去松桥门看看。他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度、安全管理都没得挑。”

    江春生暗自点头。他也觉得周永昌确实是个靠谱的包工头,手下工人技术熟练,还很听指挥。

    “既然钱队长和老金都这么说,那就定周永昌的队伍吧。“老刘表态道。

    钱队长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详细交代工程材料的采购安排:“钢筋和水泥直接由段机料股按计划组织采购调拨,砂石用永城砂石厂的,其它周转材和消耗品,有队里统一采购,在队里仓库办理入库后,再由项目上领出使用……”

    江春生认真听着,这些流程他都很熟悉,但钱队长提到的几个细节还是让他受益匪浅——比如临时设施需要的兰竹、竹席、油毡,制作模板的木材,围堰用的草袋、杉木桩等等实物可以直接到工地,但手续必须从队里的仓库走。这种既保证效率又符合规定的做法,正是钱队长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结晶,也是统筹管理的必要程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