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2章 游学
    当日。

    县学因遭贼一事,议论纷纷。

    陆名琛生气道:“贼人竟敢在大白天出没,若不严加惩治,后患无穷!”

    李参也道:“这些毛贼,经过上次公审后,已经安静不少,没想到又回来了。”

    张子舟庆幸道:“还好大成殿没事,也没有丢失贡品。仰赖教谕的手段,这才保全了圣人庙。”

    然而。

    当张子舟离开县学后,脸上的微笑一下子就收了起来。

    一个毛贼,大白天出没,手上还拿着火折子。

    只有傻子才信他是来偷东西。

    分明是想火烧大成殿,再嫁祸给我。

    在这个时代,不敬圣人,那可是大罪!

    显然,有人出手了。

    张子舟敢断定,一是这个人很懂这个时代的潜规则,二是在县学有内应。

    三是,和查账有关。

    既然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

    随即在心里明确了一件事:必须要尽快把那个人揪出来,而后拉下马!

    刚确定目标,就看到周禹和一个从府学转来的生员裴灿,一起走过来。

    “这么早离开?”周禹语气不悦。

    “学政正在阅卷,我留在县学也没用。”张子舟笑道。

    周禹和裴灿对视一眼,而后问道:“学政真在?”

    张子舟点点头。

    两个人略拱了拱手,飞奔县学。

    内应会是周禹吗?

    张子舟目送他俩匆匆的背影,心想:不能先入为主,咱要凭证据说话。

    论收集证据,谁比得过他的小弟们。

    当日下午。

    张子舟赶到宗学,和放学的周宪他们会合,一同离开。

    刚搬到县城,他们还有些不习惯。

    再加上课业压力大,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似的,都蔫了。

    不过,张子舟一句话,便唤起了他们的精气神。

    “同窗们,有人寻我晦气,大家跟我干他!”

    有人欺负到大哥头上!

    周宪一听,登时怒发冲冠:“舟哥,哪个不长眼的东西,敢寻你晦气。”

    “你说出来,我们干死他!”

    他的性格是偏温和,但最近面对学业,经常力不从心,充满了挫败感。

    突然遇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立刻精神焕发,变得武比关张、智赛孔明!

    其他人也一样,纷纷看向张子舟,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

    三个臭皮匠更是把指关节,捏得咯咯作响。

    张子舟边走边道:“我还不知道躲在幕后的人是谁!”

    接着,他把自己上午“被诬陷未遂”的事情,一一细说。

    对于查账的事,因为事关重大,人多眼杂,暂时没提。

    “应该是县学里出了内鬼。”

    周宪表情凝重,“搞不好就是住在县学的生员,因为嫉妒舟哥儿的才华,下了黑手。”

    张子舟点头,认真道:“我个人倾向于另一种可能,与我们上次干的事有关。”

    “谢世宽和范仲然都不在了,还能闹出多大的水花来?”柴玉摸着下巴。

    “他们是不在了,却阴魂不散,又有人卷土重来,试图成为第二个他们。”张子舟摇头。

    众人听懂了,难怪舟哥儿找他们,事情的确棘手。

    不过,咱们何惧!

    “你说怎么办!”曹贺表态,“我们就这么办!”

    “老办法。一部分从县学入手,给我把里面的人物打探清楚,另一部分跟我去县衙。”

    去县衙?

    他们都没猜出来,张子舟这么做的目的。

    “我要去敲山震虎,然后……”后面的话,不用他说,大家一听就懂了。

    于是,大家分头行事。

    周宪等人去调查县学诸人。

    张子舟单独去县衙,柴玉等人在后面远远跟着。

    半个时辰后,张子舟跟余昌烈坐在县衙暖阁。

    两个人之间有一张桌子,桌上有纸笔。

    “今早,圣人庙遭贼!”

    张子舟嘴上说,纸上写:有人要嫁祸我。

    “是一个小毛贼,说是改过自新,没想到又犯。”

    余昌烈纸上写:谁指使的?

    “麻烦的是,学政就在县学。”

    张子舟把纸抓成一团,揣进袖子里。

    余昌烈懂了,道:“我也知道,所以派人加强对县学的巡视。”

    说着,在纸上写着:与查账有关。

    张子舟摇了摇头,写下:或许是的。

    “这事,你知道就行,我要回去查账了,有好消息告诉你。”张子舟起身离开。

    余昌烈迅速把纸团捏成团,起身相送。

    他俩走后,一个衙役随之离开,瞻前顾后的走到县城东南角。

    那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宅子。

    衙役从后门进去。

    柴玉盯着,告诉身边的学子:“羲哥儿,去查清楚。”

    一查才知道,竟然是谢世宽和范仲然的余孽,在背后捣鬼。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干他。

    余昌烈亲自带人,把对方的老巢围了,而后一网打尽。

    同一时间,傅芸带领全家查出了账目的端倪。

    借着这两件事,余昌烈在张子舟的建议下,对全县的土地,第一次系统性清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期三个月,把隐匿的土地和兼并的土地查出来,一部分发给了缺地、少地甚至无地的百姓。

    土地到了百姓手上,余昌烈就按土地的多寡征收赋税,全县的税收一下子恢复到了很高的水平。

    学政本就有采风地方的职责,陆名琛表示,你老余就等着升官。

    岁试,在当年三月进行,张子舟不出意外的成为第一。

    获得了增生,离考科举又迈出了一步。

    接下来,科试是在明年的八月。

    当然,这是陆名琛决定的,他把德兴府排在最后。

    为的是给张子舟腾出一些时间。

    干什么呢?

    出游。

    闻士慎要带着张子舟到江南、齐鲁一带游学,让张子舟真切感受一下这两地的科举水平。

    正所谓:一山更比一山高。

    闻士慎希望,张子舟不要做井底之蛙。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张子舟有机会翻阅更多的先贤典籍、尤其是大量的孤本。

    积累足够的学识,将来在学术路上,能自成一派。

    于是,张子舟于当年四月告别了家人,随闻士慎踏上求学之路。

    “老师,你说天下这么大,有学问的这么多,为什么都把自己困在科举里面出不来?”

    “那是因为,你可以不考科举,但你一定要在社会上有名望,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你有名望呢?”

    “呵呵,只有科举。”

    喜欢寒门状元路请大家收藏:()寒门状元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