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冬天,江南的雪下得很大。林夏带着妻子和儿女,回到了临安城。墨香斋还在,苏文清已经头发花白,看到林夏一家回来,激动得热泪盈眶。凌啸风也来了,他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看到苏墨和苏剑练剑写字的样子,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把‘笔剑同源’的道理传下去。”
林夏带着家人来到武馆,看着当年他练剑的地方,想起了十二岁那年,左手握笔、右手渴望握剑的自己。他取出“墨影”剑,递给苏墨和苏剑,道:“这把剑叫‘墨影’,是林爷爷送给我的。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们。记住,左手的毛笔,是用来书写正义的;右手的剑,是用来守护正义的。无论将来你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记住‘文武相济’的道理,用笔墨安天下,用剑刃护苍生。”
苏墨和苏剑接过“墨影”剑,重重地点了点头。苏墨左手握笔,在宣纸上写下“墨刃同辉”四个大字;苏剑右手握剑,演练起了“墨点江山”的剑式。墨香与剑影交织,雪花落在宣纸上,晕染开淡淡的墨色,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左手毛笔右手剑”的千年传奇——这个传奇,从江南的墨香斋开始,在京城的赛场上绽放,如今,又将在新一代的手中,继续传承下去。
夕阳西下,雪渐渐停了。林夏站在墨香斋的门口,左手握着苏文清为他雕刻的砚台,右手握住“墨影”剑,看着妻子和儿女的身影,心中满是幸福。他知道,“左手毛笔右手剑”的故事,不会结束,它会像墨香一样,弥漫在天下的每一个角落;像剑影一样,守护着天下的每一个百姓——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一种“文武相济”的传承。
暮春时节,江南的雨总是带着几分缠绵。林夏立在乌篷船的船头,青色长衫被细雨打湿些许,却丝毫不影响他挺拔的身姿。左手轻握着一支狼毫毛笔,笔杆是温润的象牙白,右手则按在腰间的长剑剑柄上,剑鞘古朴,刻着淡淡的云纹。
乌篷船缓缓驶入苏州境内,两岸的垂柳如绿丝绦般垂落,偶尔有花瓣被风吹落,飘落在水面上,随波逐流。船家是个憨厚的江南汉子,操着一口软糯的吴侬软语:“客官,前面就是苏州城了,这苏州城可是个好地方,园林多,景致美,还有不少好吃的,像松鼠鳜鱼、蟹黄汤包,客官到了可得尝尝。”
林夏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远处隐约可见的苏州城墙。他此次来江南,一是为了寻访一位隐居在此的书法大家,求指点毛笔书法的精髓;二是听闻江南近来江湖不太平,有一伙名为“墨影帮”的势力,专以不正当手段抢夺文人墨宝,甚至伤及无辜,他想用手中的剑,还江南一个安宁。
不多时,乌篷船停靠在苏州城外的码头。林夏付了船费,提着简单的行囊下了船。码头边人来人往,有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家子弟,还有行色匆匆的江湖中人。空气中弥漫着水汽、食物的香气和淡淡的墨香,这便是江南独有的气息。
林夏刚走没几步,就听到一阵争吵声。循声望去,只见几个穿着黑衣、面露凶光的汉子,正围着一个卖字画的老者。其中一个领头的汉子,脸上有一道刀疤,恶狠狠地说:“老东西,识相点就把你这摊子上的字画都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老者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紧护着桌上的字画:“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你们不能抢!”
林夏见状,眉头微皱。他左手的毛笔轻轻转动,右手依旧按在剑柄上,缓步走了过去。“几位兄台,光天化日之下,强抢他人财物,未免有失江湖道义吧?”
刀疤脸转头看向林夏,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林夏文质彬彬,不像个会武功的人,便不屑地笑道:“哪里来的酸秀才,也敢管爷爷们的事?赶紧滚,不然连你一起收拾!”
林夏没有动怒,只是淡淡地说:“我劝你们还是收手吧,不然待会儿可就不好收场了。”
刀疤脸见林夏不肯退让,怒喝一声:“给脸不要脸!兄弟们,上!”
几个黑衣汉子立刻朝着林夏扑了过来。林夏不慌不忙,左手的毛笔突然挥出,墨汁从笔尖甩出,在空中形成一道黑色的弧线,精准地溅到了为首那两个汉子的眼睛里。那两个汉子顿时惨叫一声,捂住眼睛连连后退。
与此同时,林夏右手的长剑出鞘,剑光一闪,如流星般划过。只听“咔嚓”几声,剩下几个汉子手中的兵器都被斩断。刀疤脸见状,又惊又怕,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竟然有如此厉害的武功。
“你……你是谁?”刀疤脸声音颤抖地问。
林夏收剑入鞘,左手的毛笔轻轻在指尖转动:“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林夏。”
“林夏?难道是那个‘左手毛笔右手剑’的林夏?”刀疤脸脸色大变,他曾听闻过林夏的名声,知道此人武功高强,且极富正义感。他再也不敢嚣张,连忙带着手下狼狈逃窜。
卖字画的老者连忙上前,对着林夏拱手行礼:“多谢苏公子出手相救,老朽感激不尽。老朽姓张,名松年,是个普通的字画商人。”
林夏扶起张松年,微笑着说:“张老先生不必多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分内之事。”
张松年看着林夏,眼中满是敬佩:“苏公子不仅武功高强,人品更是出众。若不嫌弃,老朽想请公子到前面的茶馆喝杯茶,略表谢意。”
林夏本想推辞,但见张松年诚意满满,便点头答应:“那就叨扰张老先生了。”
两人来到码头附近的一家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茶馆里很热闹,有不少人在喝茶聊天,谈论着江南的趣事和近来的江湖传闻。
店小二很快端上了两杯热气腾腾的碧螺春,茶香四溢。张松年抿了一口茶,看着林夏说:“苏公子此次来江南,是为了游玩,还是有其他要事?”
林夏放下茶杯,坦诚地说:“我此次来江南,一是为了寻访书法大家,求指点书法;二是听闻‘墨影帮’在江南作恶,想出手管管。”
张松年闻言,脸色凝重起来:“说起这‘墨影帮’,真是让人痛恨。他们不仅抢夺文人墨宝,还经常欺压百姓,官府也奈何不了他们。据说他们的帮主‘墨无常’武功高强,而且心狠手辣,很多江湖人士都不敢招惹他们。苏公子要对付他们,可得多加小心啊。”
林夏点了点头:“多谢张老先生提醒,我会注意的。对了,张老先生可知晓江南有位隐居的书法大家,名为颜如玉?我听闻他的书法造诣极高,想向他请教。”
张松年想了想,说:“颜如玉先生我倒是听说过,他确实是江南有名的书法大家,不过他隐居在苏州城外的寒山寺附近,而且性情孤僻,很少见外人。苏公子若想见到他,恐怕不容易。”
“只要有线索,再难我也要去试试。”林夏坚定地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林夏从张松年口中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江南的情况,包括一些有名的园林、书院,以及江湖上的一些势力分布。临走时,张松年还给了林夏一幅自己珍藏的书法作品,作为感谢。林夏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并承诺日后若有机会,定会报答。
离开茶馆后,林夏决定先在苏州城找家客栈住下,然后再前往寒山寺寻访颜如玉。他提着行囊,漫步在苏州城的街道上。苏州城的建筑古色古香,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卖丝绸的、卖茶叶的、卖古玩字画的,琳琅满目。
走着走着,林夏被一家名为“墨香斋”的字画店吸引。他走进店里,只见店内挂满了各种字画,有山水、花鸟,也有书法作品。店内的老板是个中年男子,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老板见林夏进店,连忙上前招呼:“这位公子,可是要买字画?”
林夏笑着说:“我只是随便看看,欣赏一下。”他目光扫过店内的字画,突然被一幅书法作品吸引。这幅作品写的是李白的《将进酒》,笔势雄浑,苍劲有力,颇有大家风范。
老板见林夏盯着这幅作品,便介绍道:“公子好眼光,这幅作品是本地一位有名的书法家所写,笔墨功底十分深厚。”
林夏仔细端详着这幅作品,左手的毛笔轻轻比划着,似乎在感受其中的笔法。过了一会儿,他对老板说:“老板,这幅作品我买了。”
老板大喜,连忙说:“公子真是有眼光,这幅作品售价五十两银子。”
林夏付了银子,小心翼翼地将作品收好。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店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几个穿着黑衣的人冲进店里,正是之前在码头被林夏教训过的“墨影帮”成员。
为首的刀疤脸看到林夏,先是一愣,随即恶狠狠地说:“好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林夏,你竟敢坏我们墨影帮的事,今天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林夏面色平静,左手握着刚买的书法作品,右手按在剑柄上:“我劝你们还是不要自不量力了。”
刀疤脸冷哼一声:“上次是我们大意,这次我们带了这么多人,看你还怎么嚣张!兄弟们,上!”
十几个黑衣汉子立刻朝着林夏围攻过来。林夏不慌不忙,将手中的书法作品交给老板,让他妥善保管,然后拔出长剑,迎了上去。
剑光闪烁,毛笔挥舞。林夏左手的毛笔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一件厉害的兵器。他时而用毛笔点向敌人的穴位,时而用毛笔甩出墨汁干扰敌人的视线,右手的长剑则配合着毛笔,剑法凌厉,招招致命。
黑衣汉子们虽然人多,但在林夏的攻势下,根本不堪一击。没过多久,就有一半的人倒在了地上,剩下的人也吓得不敢上前。
刀疤脸看着眼前的景象,又惊又怒,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不是林夏的对手,只好咬牙说:“林夏,你给我们等着,我们墨影帮不会放过你的!”说完,便带着剩下的手下狼狈逃窜。
老板连忙上前,对着林夏拱手行礼:“多谢苏公子再次出手相救,不然小店今天可就遭殃了。”
林夏收剑入鞘,微笑着说:“老板不必客气,只是举手之劳。”
经过这两次事件,林夏在苏州城的名声渐渐传开。人们都知道来了一个“左手毛笔右手剑”的苏公子,武功高强,还乐于助人。
林夏在“墨香斋”附近找了一家名为“江南客栈”的客栈住下。客栈的环境很好,房间宽敞明亮,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江南的水乡景色。
安顿好后,林夏拿出从“墨香斋”买的书法作品,仔细欣赏起来。他一边看,一边用左手的毛笔在纸上模仿着其中的笔法,揣摩着作者的书法技巧。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林夏放下毛笔,走出客栈,想去街上逛逛,顺便尝尝江南的特色小吃。夜晚的苏州城灯火通明,街道上依旧很热闹。有卖花灯的小贩,有表演皮影戏的艺人,还有不少情侣在河边散步,享受着江南的浪漫夜色。
林夏走到一家卖蟹黄汤包的小店前,闻到了浓郁的香味。他走进店里,点了一笼蟹黄汤包和一碗鸭血粉丝汤。蟹黄汤包皮薄馅大,汤汁鲜美,鸭血粉丝汤口感爽滑,味道醇厚,林夏吃得津津有味。
就在林夏吃得正香的时候,邻桌的两个江湖人士引起了他的注意。只听其中一个人说:“你听说了吗?后天在苏州城外的拙政园,要举办一场文人雅集,到时候江南的很多文人墨客都会去参加,还有不少珍贵的字画会在雅集上展出。”
另一个人说:“我当然听说了,不过我听说‘墨影帮’也会去,他们肯定是想趁机抢夺那些珍贵的字画。”
“是啊,这下可有好戏看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能阻止他们。”
林夏听到这里,心中一动。他想,这场文人雅集或许是个机会,既能见到江南的文人墨客,交流书法心得,又能趁机对付“墨影帮”,阻止他们作恶。
吃完饭后,林夏回到客栈,开始准备后天去拙政园参加文人雅集的事情。他将左手的毛笔仔细擦拭干净,又检查了一下右手的长剑,确保没有问题。然后,他拿出张松年送给他的书法作品,继续揣摩其中的笔法,希望能在雅集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