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05章 望您明察!
    不多时,鲁肃被带到孙权面前。鲁肃神色平静,全然不见丝毫慌乱,对着孙权深深一拜,道:“不知主公急召臣,所为何事?”

    孙权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鲁肃,沉声道:“鲁子敬,凌统指控你为叛徒,致使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丧命,你作何解释?”

    鲁肃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看向一旁浑身浴血的凌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而后又转回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主公,臣对江东忠心耿耿,日月可鉴,绝无背叛之意。其中定有误会,还望主公明察。”

    凌统怒目圆睁,向前踏出一步,大声喝道:“鲁子敬,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若不是你暗中勾结敌军,三位老将军又怎会命丧黄泉?我亲眼所见,你与那敌军将领暗中会面,还传递了机密情报!”

    鲁肃眉头紧皱,看向凌统,说道:“凌将军,你我同在江东效力,我鲁肃的为人你应知晓。你说亲眼所见,可有证据?况且,我劝主公退兵,实是为江东考虑。如今我军久战疲惫,粮草渐少,合淝城防坚固,强攻只会徒增伤亡,损我江东元气。”

    孙权听着二人的争辩,心中愈发纠结。他既相信凌统不会无端污蔑,又觉得鲁肃所言也有道理。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禀报道:“主公,发现敌军有异动,似有大军压境之势!”

    孙权脸色瞬间一变,心中暗忖:难道鲁肃真的背叛了,引敌军来攻?他沉思片刻,下令道:“全军戒备,准备迎敌!鲁子敬,你且随我一同前往查看敌情,若真有背叛之举,休怪我不念往日情分!”

    鲁肃恭敬地应道:“臣愿随主公一同御敌,以证清白。”

    众人来到城头,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大军正朝着江东大营浩浩荡荡而来。孙权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脸色愈发凝重。

    此时,凌统握紧手中长剑,大声说道:“主公,定是鲁肃引来的敌军,待我率军迎击,斩杀这些贼寇!”

    孙权抬手制止,说道:“且慢,先探清敌军虚实再说。”

    就在这时,只见敌军阵中走出一人,手持一面白旗,似是来此议和。孙权心中疑惑,命人将其带至面前。

    来人自称是敌军的使者,恭敬地向孙权行礼后,说道:“吴侯,我家将军此番前来,并非为战。实是听闻吴侯麾下有人暗中勾结,意图挑起战乱,我家将军不愿生灵涂炭,特来告知实情。”

    孙权眼神一凛,问道:“你这话是何意思?暗中勾结之人是谁?”

    使者看了看鲁肃,又看了看凌统,缓缓说道:“据我家将军所知,暗中勾结之人并非鲁子敬,而是另有其人。鲁子敬曾多次派人向我军传递消息,告知吴侯军中的一些隐患,并劝我军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江东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孙权心中一惊,看向鲁肃,鲁肃则平静地与他对视,眼中满是坦然。凌统却神色大变,大声喝道:“一派胡言!这定是鲁肃勾结你们编造的谎言,企图蒙混过关!”

    使者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递给孙权,说道:“吴侯,这是鲁子敬写给我家将军的信件,可作凭证。”

    孙权接过信件,仔细查看,信中的内容与使者所言一致。孙权心中的疑惑更甚,他将信件递给鲁肃,问道:“子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鲁肃接过信件,微微点头,说道:“主公,数月前,臣偶然发现军中有人与敌军暗中往来,但一直未能查明此人身份。臣担心打草惊蛇,便暗中派人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臣发现敌军对我军的部署和动向颇为了解,于是决定将计就计,通过传递一些假消息,来迷惑敌军,同时也希望能借此引出真正的内奸。臣之所以一直劝说主公退兵,也是为了避免我军因内奸的泄密而遭受重大损失。”

    孙权沉思良久,又看向凌统,问道:“凌统,你还有何话说?”

    凌统面色苍白,额头上冒出冷汗,支支吾吾地说道:“主公,这…… 这都是他们的阴谋,是想陷害我!”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禀报道:“主公,在凌将军的营帐中,发现了与敌军往来的信件,还有大量金银财宝!”

    孙权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怒视着凌统,厉声道:“凌统,你还有何狡辩!”

    凌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喊道:“主公,我一时糊涂,被敌军利诱,犯下大错!还望主公看在我往日为江东效力的份上,饶我一命!”

    孙权心中悲愤交加,他痛心疾首地说道:“你可知你这一错,害死了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毁了我江东多少将士的性命!我岂能饶你!来人,将凌统拖出去斩了!”

    凌统被士兵拖走时,不断地哭喊求饶,但孙权心意已决。

    处理完凌统之事后,孙权深感愧疚,他走到鲁肃面前,深深一拜,说道:“子敬,是我错怪你了,还望你莫要怪罪。”

    鲁肃连忙扶起孙权,说道:“主公言重了,臣深知主公也是为江东着想,一时被蒙蔽也是情有可原。如今真相大白,江东危机已解,便是幸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孙权叹了口气,说道:“若不是子敬你足智多谋,暗中周旋,江东此次恐怕要遭受大祸。只是三位老将的离世,实在令人痛心。”

    鲁肃也神色黯然,说道:“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军一生为江东征战,立下赫赫战功,他们的功绩,江东百姓会永远铭记。如今当务之急,是妥善安置三位老将军的后事,安抚其家人,同时重整军队,以防敌军再次来犯。”

    孙权点头道:“子敬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厚葬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老将军,对其家人多加抚恤。另外,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拔营回江东。”

    三日后,江东大军踏上了返程之路。一路上,孙权与鲁肃并马而行,谈论着江东未来的发展。

    孙权说道:“此次合淝之战,虽未取得胜利,还损失了三位老将,但也让我看清了许多事。内奸之祸,比敌军更可怕。往后,我定要加强对军中的管理,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鲁肃点头道:“主公能有此感悟,实乃江东之福。臣以为,除了加强管理,还应广纳贤才,培养忠于江东的将领。如此,江东才能日益强盛。”

    孙权笑道:“子敬所言正合我意。此次回去,我便下令,在江东各地张贴招贤榜,广纳天下有才之士。同时,设立学堂,培养年轻一代的将领和谋士。”

    两人正说着,忽闻前方一阵骚乱。不多时,一名士兵跑来禀报道:“主公,前方道路被一伙山贼拦住,索要过路费!”

    孙权眉头一皱,怒道:“小小山贼,竟敢阻拦我江东大军!传令下去,命贺齐率领三千将士,将这些山贼剿灭!”

    贺齐得令后,迅速率领三千将士前往。那伙山贼见江东大军派来军队,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摆开阵势,准备迎战。

    贺齐仔细观察山贼的阵容,发现这些山贼训练有素,不像是普通的山贼。他心中警惕,下令道:“全军戒备,不可轻敌!”

    双方展开激战,山贼们虽然勇猛,但终究不是江东正规军的对手。经过一番厮杀,山贼渐渐落入下风。就在此时,山贼阵中突然冲出一员猛将,手持一柄大斧,大声喝道:“江东鼠辈,休得猖狂!”

    贺齐见状,拍马上前,与那员猛将战在一处。两人你来我往,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贺齐心中暗自惊讶,这员猛将的武艺竟然如此高强。

    就在贺齐与那员猛将激战之时,孙权和鲁肃也率大军赶到。孙权看到那员猛将如此勇猛,心中起了爱才之心,他大声喊道:“壮士,若肯归降,我孙权定当重用!”

    那员猛将闻言,微微一怔,手中的招式也缓了一缓。贺齐抓住机会,一枪刺向那员猛将。那员猛将侧身避开,但也受了轻伤。

    那员猛将深知自己难以抵挡江东大军,于是说道:“我可以归降,但你要答应我,放过这些兄弟们!”

    孙权笑道:“壮士放心,只要你们归降,我定不会为难你们。不仅如此,还会给你们安排生路,让你们有个安身之所。”

    那员猛将这才放下心来,率领山贼们归降。孙权询问那员猛将的姓名,那员猛将自称潘璋。孙权见潘璋武艺高强,便将其留在身边,封为偏将军。

    自潘璋归降孙权后,他便暗下决心,要凭借自身武艺与忠诚,在江东闯出一番天地。每日天还未亮,军营中便响起潘璋练武的呼喝声,他手持长刀,刀光霍霍,一招一式都蕴含着十足的劲力,引得不少士兵驻足观看,心中暗自佩服。

    一日,孙权召集众将议事,神色凝重地说道:“曹操势力日益壮大,近日他命部将陈就率领大军,意图进犯我江东边境,抢夺粮草物资。此番来势汹汹,我江东子弟必须严阵以待,守护家园!” 众将纷纷抱拳,高呼愿为江东效力,潘璋更是眼神坚毅,紧握长刀,心中充满斗志。

    孙权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潘璋身上,说道:“潘璋,听闻你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此次便命你为先锋,率领三千精兵,前去迎击陈就,务必挫其锐气!” 潘璋心中大喜,这是主公对他的信任,也是他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他立刻单膝跪地,大声说道:“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不击败陈就,誓不还营!”

    潘璋回到军营后,立刻着手准备。他仔细挑选了三千身强力壮、作战经验丰富的士兵,对他们进行战前动员:“兄弟们,曹操妄图侵犯我们的家园,抢夺我们的粮草,让我们的家人挨饿受冻!我们能答应吗?”“不能!” 士兵们齐声怒吼,声音震耳欲聋。“好!此番我们作为先锋,定要杀得敌军片甲不留,让他们知道我们江东子弟的厉害!” 潘璋激昂的话语,让士兵们热血沸腾,士气高涨。

    随后,潘璋带着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奔赴前线。一路上,他不断观察地形,心中谋划着作战策略。当他们到达边境一处山谷时,探马来报,陈就的大军即将到来。潘璋登高远望,见这山谷两侧山势陡峭,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下令士兵们埋伏在山谷两侧,砍伐树木,设置障碍,准备打陈就一个措手不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