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天下午,杨致远将雅虎的最新报价正式发给了YOUTUbe的CEO查德·赫利。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亮出自己和大卫商定的十五亿美金底牌,但依然报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价格——十二亿美元。
在这封邮件中,杨致远清晰地阐述了雅虎的意向:
雅虎公司愿意以12亿美元现金,收购YOUTUbe公司100%的股权。
同时,雅虎郑重承诺,将保证YOUTUbe整个核心团队在收购后顺利融入雅虎,并确保两年内不进行任何裁员,以保持YOUTUbe的活力和创造力。
此刻,在YOUTUbe的会议室里,查德·赫利、陆阳、陈士骏和贾德·卡林姆四位核心人物围坐在桌前,共同审视着这封来自杨致远的邮件。
面对雅虎开出的十二亿美金天价,除陆阳之外,其他三人都难以抑制地感到心跳加速、兴奋不已。
他们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并不知道GOOgle最终愿意付出的真正代价。
此刻他们掌握的信息是:GOOgle的初始报价是五亿美元,而雅虎的报价不仅是它的两倍还多!
这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预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陆,你怎么看?”查德·赫利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将目光投向始终保持冷静的陆阳,想听听这位重要投资人的意见。
他对这个报价已经极为满意。
“查德,”陆阳的语气平静如常。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既然YOUTUbe已经决定走上出售的道路,那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为它争取到一个最好的价格。”
“雅虎的确报出了一个非常诱人的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YOUTUbe价值的终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其他三人,继续说道: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将雅虎的这份报价正式告知GOOgle。”
“我们需要问问埃里克·施密特先生,GOOgle是否还打算继续参与竞购。”
“如果他们愿意放弃,那我们自然可以欣然接受雅虎的条件;但如果他们还想竞争,就必须给我们一份新的、更高的报价。”
查德·赫利听到陆阳的话,眼中闪过惊讶。
他没想到在如此震撼的报价面前,陆阳依然能如此镇定,甚至想到了利用雅虎来反向施压GOOgle。
“陆,你的意思是……GOOgle有可能开出比十二亿更高的价格?”
查德·赫利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为什么不呢?”
陆阳反问道,嘴角带着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淡淡笑意。
“GOOgle绝不会轻易放弃我们,尤其是在得知老对手雅虎插手之后。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次能够打击、压制雅虎的机会。”
陆阳深入分析道:
“像GOOgle和雅虎这样市值数百亿的巨型互联网公司,业务重合度极高,竞争早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当前的互联网趋势已经非常明朗:在许多关键赛道,最终只能有一个赢家。”
“GOOgle和雅虎之间,注定有一家会逐渐衰落,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个衰落者将会是雅虎。”
“在这种背景下,GOOgle怎么会放弃这个用巨额投资来彻底碾压雅虎、同时夺取未来视频王座的机会呢?”
陆阳深知,即便在前世,GOOgle最终开出16.5亿的天价,也绝对离不开雅虎竞购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而这一次,雅虎一上来就报出了远超前世初期报价的十二亿美元,这给GOOgle带来的竞争压力和紧迫感无疑远胜以往。
“GOOgle会如何应对呢?”
陆阳自己也升起了一丝好奇。
经过四人短暂的商议,查德·赫利很快给GOOgleCEO埃里克·施密特发出了一封邮件。
邮件中写道:
“埃里克,雅虎已正式向YOUTUbe发出收购要约,报价为12亿美元。”
“我想知道,GOOgle是否仍有意向继续收购YOUTUbe?如果GOOgle仍希望参与,我们希望尽快获得一份最新的报价。”
与此同时,在GOOgle总部。
正在处理公务的埃里克·施密特注意到了这封新邮件,发件人赫然是查德·赫利。
“会是好消息吗?”
他心中想着,随手点开了邮件。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施密特脸上原本轻松的表情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的专注和严肃。
“雅虎果然出手了。”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他立刻意识到,这次收购绝不会像预想中那么顺利了。
面对雅虎的介入,一场硬仗在所难免。
不过,施密特对战胜雅虎拥有强大的自信。
在他和许多市场人士看来,GOOgle才是互联网新时代的王者与未来,而雅虎更像是一个步履蹒跚的旧时代巨头,早该被扫进历史的角落。
他难以想象,这样的雅虎凭什么来和GOOgle竞购代表着未来的YOUTUbe。
略加思索后,施密特做出了两个决定:
第一,他立刻给查德·赫利回了电话,约定明天亲自前往YOUTUbe办公室进行面谈。
好在GOOgle总部与YOUTUbe办公室距离并不远,驾车即可方便抵达。
第二,他迅速召集了公司内部的几位核心高层和董事会成员,召开紧急会议。
收购YOUTUbe一事,即使对如今市值已超千亿美元的GOOgle而言,也绝非小事。
虽然十二亿的报价仅占GOOgle市值的约1%,但需要动用大笔现金进行收购,这对任何公司都会构成一定的财务压力,并需要经过严格的董事会批准。
好在,斯密特在GOOgle内部拥有极高的威望。
凭借他过往带领GOOgle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功,他很容易地说服了董事会成员们支持他的决策。
大家都倾向于相信,在收购YOUTUbe这件事上,斯密特的判断依然是正确且值得信赖的。
这就是成功者所享有的“信任溢价”,人们总是相信他们能延续过去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