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4章 东宫的“新军”
    “长安迷案”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

    整个长安城,还沉浸在,对那场惊心动魄的“世纪审判”的,种种猜测与议论之中。

    而太子李承乾,却早已将那些,肮脏的权谋算计抛诸脑后。

    他以一种,近乎“疯狂”的效率,开始兑现,在那场审判中,所赢得的政治红利。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那本已被李世民“收归国有”的“北方义军”的改编权,重新拿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向李世民,上了一封极其“诚恳”的奏疏。

    奏疏中说:“父皇,‘北方义军’,虽已改编为朝廷经制之师。然其将士,皆是出身草莽的复仇者,野性难驯。若以常规之法治之,恐会激起兵变。”

    “儿臣斗胆,恳请父皇恩准。将这支军队的‘思想教化’之权,暂交由儿臣。由儿臣,派‘格物院’的教员,去安抚他们,教化他们。待其野性褪尽,真正知晓‘君臣大义’之后,再将其正式交还兵部。”

    这又是一道,李世民,无法拒绝的“阳谋”。

    一方面,这支军队,确实是“烫手山芋”,无人敢接。

    另一方面,李世民也对太子“有所亏欠”,而不好驳了他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

    最终,李世民准了。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那支,本该由兵部尚书李积,接收的战斗力爆表的“复仇之师”。

    在长安城外,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最终又名正言顺地,驻扎在了,那个早已被太子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的……皇家猎场,“神机营”的旁边。

    它依旧是一支只听命于,太子一人的私军!

    而李承乾,做的第二件事,则更加,釜底抽薪。

    他以“录尚书事”的身份,联合,新任吏部尚书房玄龄(长孙无忌被“闭门思过”后,房玄龄暂代其职),共同向李世民,提出了一项全新的“官员考核与选拔”制度改革方案!

    这个方案的核心,只有一个。

    ——引入“格物”与“算学”作为所有官员,尤其是地方官员,晋升的硬性考核指标!

    ——并在明年的“科举”之中,正式开设“明算”与“格物”两科!其录取名额,将与传统的“明经”、“进士”两科,等同!

    这个方案一出,整个朝堂,再次炸开了锅!

    但这一次,反对的声音却变得异常的微弱。

    因为所有的人,都亲眼见证了,“格物”,是如何,解决“蝗灾”的。

    也都听说了,“算学”,是如何在江南将那些自以为是的士绅,给查抄得,底裤都不剩的。

    他们可以在“道德”上鄙视它。

    但却无法在“实用”上否定它!

    更何况,如今太子与宰相房玄龄联手。其政治力量,早已无人能敌。

    最终,在经过了,一番象征性的“争论”之后。

    这个足以彻底改变,大唐未来人才选拔格局的方案,被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而当这两件大事,都尘埃落定之后。

    李承乾才终于亮出了他,真正的獠牙。

    他以“太子”与“录尚书事”的双重名义,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世家门阀,都感到彻骨寒意的命令!

    ——要从那些,被“贬斥”或“查抄”的士绅豪族,所空出来的,数以百计的,从“县尉”到“刺史”的,地方官职之中。

    ——公开选拔一批,全新的大唐地方官!

    而,选拔的方式,则更加,离经叛道!

    不看出身!

    不看门第!

    不看,你会不会,吟诗作赋!

    只考,两样东西!

    第一,考你对太子殿下,在江南推行的《新政法案》,理解得,有多深!

    第二,考你在“格物院”,那为期一个月的“速成班”里,“数学”与“物理”的成绩,有多好!

    这已经不是“改革”了。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彻底的……政治革命!

    李承乾,这是在用一种,近乎“作弊”的方式,将旧有的那套,由“世家”和“门阀”,所垄断的“官场游戏规则”给彻底地,推倒重来!

    他要将,整个大唐的官场进行一次最彻底的大换血!

    将那些只知空谈,不知实务的“旧官僚”,统统踢出局!

    换上一批,由他亲手培养的,只信奉“格物”,也只效忠于他这个太子的“技术型”新官僚!

    赵国公府。

    当长孙无忌听着外面,那关于“东宫新政科举”的,沸沸扬扬的传闻时。

    他那只正在练着书法的手,猛地一抖。

    一滴浓重的墨汁,滴落下来,将那本该是,完美无瑕的宣纸,给彻底地污染了。

    他看着那个,刺眼的墨点,良久,良久。

    最终,发出一声,充满了无尽的萧索与悲凉的……长叹。

    “……唉。”

    “时代,是真的,变了。”

    他,知道。

    他和他所代表的那个,靠着“血脉”与“资历”,来维系权力的“旧世界”。

    已经在这位不讲道理的太子殿下,那一浪高过一浪的“新时代”浪潮面前。

    被彻底地,拍死在了沙滩之上。

    他已经无力,也不想再去反抗了。

    而,甘露殿。

    李世民,看着那由东宫呈送上来的,第一批,“新政科举”的“拟录取名单”。

    看着上面,那一个个充满了朝气,却又极其陌生的,来自“寒门”、来自“军旅”、甚至,是来自“商贾”之家的名字。

    他的心中,涌起的不再是猜忌。

    也不再是,恐惧。

    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仿佛在看着一个即将远航的巨人,正在脱去旧的枷锁,换上新的铠甲的欣慰。

    与一丝淡淡的失落。

    他知道,这个崭新的,充满了活力与希望的大唐,似乎已经越来越不属于他了。

    它属于那个亲手缔造了这一切的儿子。

    他拿起朱笔,在那份足以,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名单之上,缓缓地,批下了两个字。

    ——“准奏。”

    他选择了,放手。

    将这个深爱了一辈子的帝国,那更加广阔的……未来。

    彻底地,交到了那个,他同样深爱着的儿子手中。

    喜欢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请大家收藏:()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