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5章 风沙漫天
    初五早上,福平挂着两个黑眼圈吃早饭。

    惹的爹娘看了他好几眼。

    连着小锁跟小柱儿也眨巴着眼一块儿跟着看他爹。

    杨福平无奈的拍拍两个小脑袋:“别看啦,还不是你们两个小祖宗,睡觉前闹着喝水,大半夜的又一个接一个要尿尿!”

    小锁看看小柱:“不是我!”

    小柱也紧跟着摇头:“也不是我!”

    三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保不齐还以为自个儿在做梦呢。

    杨福平叹口气,自认倒霉。

    ······

    伴着四九城的春天的风沙一起到达的,还有杨福平家的成分问题。

    刘翠芬的弟弟,转业到了第九区的区公所。

    (1950年北京调整行政区划时,原内城七个区合并为五个区,原外城五个区合并为四个区。调整后,内城与外城不再区分,统一按第一至第九区命名。八大胡同所在的 前门地区 属于新划分的第九区。)

    探听到了消息后,吃了一嘴沙子来跟粮店给姐夫报信儿:“咱们家定成了工人成分!再过段时间,区公所估计该通知发放户口登记簿了,到会儿你自己看。”

    杨福平一块儿石头落地,

    刘耀武有些个不怎么理解:“这事儿有这么重要嘛?"

    杨福平反问道:“不重要的话,干嘛要给大家伙儿都分的清清楚楚呢?”

    刘耀武行伍出身,也不是多细心的人,想不通就撒手不想了。

    杨福平自个儿的屁股擦干净之后,又有心想看下类型是怎么分的。

    刘耀武不负责这块儿工作,也就记了个大概:“大概就是资本家,小业主,工人,还有什么革命干部之类的,再细的我也记不清楚了。”

    提到具体成分,刘耀武还讲了个自己觉着好笑的事儿:“怎么定成分,听说上面儿还提过要不要追溯过往。

    最后统一画了个线,以这个地区实际解放的日期,来界定成分到底是地主还是富农。

    要真往前扒拉,多少年是个头儿啊!”

    (1950年《土地改革法》未明确追溯期,但配套细则《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要求审查解放前三年经济史。

    剥削关系界定需查证?解放前三年?的经济行为,生产资料统计则以?土改时点?为准。

    政策有冲突点,那么合理推测,执行中其实是有特殊情况处理规则。)

    杨福平顿时哑然,半晌才开口:“那我们家······”

    刘耀武笑了笑:“姐夫,这点儿你放心,就咱们家那十来亩地,能算上地主都叫碰瓷,更何况,解放前还都卖了。

    郭平叔那儿还提出咱们家老爷子对革命有功呐!

    所以就没按乡下那一套来。

    再说了,你以为你那个粮站站长是怎么任命的?

    咱们家这点儿事儿早都被盘的清楚明白的!”

    杨福平只抓重点:“我爹干了啥?”

    刘耀武也很惊奇:“你不知道?”

    自诩为杨远信的好大儿,杨福平这会儿也深受打击:“他也没说过啊!最有可能的就是他跟郭平叔俩人开的那个半死不活的估衣铺子。”

    刘耀武本来以为姐夫都清楚才开的口,结果一对口供还不是这么回事儿,于是合理建议道:“要不你自己问问?”

    杨福平点点头,送走了刘耀武,看着门外因着风沙肆虐显着昏黄的日头。

    叫了声小孙:“把门口扫扫,门掩上吧,谁进来了自己推下就行,光是挂个门帘挡不住沙子!”

    又去仓库看了看库存,自己烧了壶水,激动的心情才算平静下来。

    还有心情打趣小孙:“刚换新币那会儿,物价头一次涨,你当时说什么来着,怕跟金圆券似的,变成废纸。

    结果你看看,虽说买个东西动辄几千上万的,可这钱,还是能花啊,可见比着金圆券还是大为不同。

    不过从过完春节,这米面粮油的价格好像也没怎么涨,应该是政府已经稳住大局了。

    是个好事儿啊!”

    小孙被嘲笑也不恼,看着关的结结实实的大门,也眯着眼笑了起来:“站长,你还是这么个小心的性子,外面儿刮着沙子,连个鬼都不上门,你还得关着门才敢说这些话!”

    杨福平用手捏了下粮柜里散称的玉米面儿,也有闲心说笑两句:“对啊,你们俩都知道我是个老鼠胆儿,以后也注意点儿管好嘴,毕竟小心驶得万年船。

    对了,这玉米面儿怎么摸着这么粗?

    莫不是里面儿进沙子了?”

    小孙上手一摸,没当回事儿:“嗨,估摸着是有人偷懒,磨面的时候,少过了一道儿,多煮会儿一样吃!”

    杨福平笑笑,撂开手没吭声。

    这事儿,说开了就没意思了,反正只要不是写的玉米面儿送过来玉米碴子,那就不是事儿。

    今儿买粮食的人少,能坚持着一路走过来的,估计吃沙子都能吃个半饱。

    于是杨福平没跟老钱商量,早早的关门下班儿了。

    到家抖抖身上的沙子,逗弄下圈在屋里玩儿的俩小子,又骚扰下准备晚饭的媳妇。

    在福安看西洋景儿的目光中住了手。

    讪讪的问道:“怎么这么看我?”

    福安搜刮了下脑子里的词汇:“哥你今天特别活泼!”

    杨福平深吸一口气,换个话题:“饿了没有?哥这有槽子糕你吃不吃?”

    福安顿时把活泼的哥哥抛掷脑后:“能吃几块?”

    杨福平很会哄弟弟:“先吃一块儿,等红妞他们俩回来了,再给你一块儿!”

    杨福平倒杯温水,推到吃相斯斯文文的福安面前,不期而然的又想起了小舅子刘耀武的那句话“对革命有功”。

    这话一出,等这些个这组那组的撤销之后,老爷子八九不离十的能留到未来的街道办!

    想着想着嘴角就不自觉的上翘。

    福安吃完了一抬头,看着哥哥的傻样儿,又要发表言论。

    杨福平眼疾手快:“福安呐,哥这一块儿也给你,吃不吃?”

    被连着两次堵住嘴的福安,就是脑子好使,也想不起来要说什么了。

    等看到跟自己哥俩好的大侄子进家,还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人齐了之后,饭也及时的端了上来。

    福安又忘了要说什么啦!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活在民国当顺民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