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中的旱烟杆在桌角轻轻磕了磕,烟灰簌簌落下,在空中划出一道细微的弧线,落在青砖地上,积起一小撮灰白,像极了岁月的沉淀。
父亲故意板起脸,提高了音量,佯装大怒道:“我就是把两三万块钱扔水里,也不会给你这个傻小子!”父亲的声音在屋内回荡,带着几分刻意为之的威严,震得窗纸微微颤动,糊窗纸的糨糊在边角处微微开裂,露出里面细密的麻线。
脸上的表情看似愤怒,眉头紧锁,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可眼角的细纹里却隐隐透着一丝笑意,如同平静湖面下的暗流,悄然涌动,藏不住那份深沉的父爱。
此时,窗外的树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温馨的一幕伴奏,阳光透过叶隙洒进屋内,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跳动的精灵,为这平凡的场景增添了几分诗意。
屋檐下的麻雀也被这声响惊动,探出头来,歪着脑袋,好奇地张望着屋内的动静,小眼珠滴溜溜地转着,像是在揣摩这父子间的对话。
哥没听出父亲话里的深意,依旧沉浸在自己的想法里,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哒哒的轻响,节奏里藏着年轻人特有的躁动。
我赶忙凑到七哥耳边,压低声音提醒:“哥,爸把钱扔水里,等个两年捞上来,说不定就变成十万、二三十万了。您放心,您不如跟父亲换个条件,您不要本田 125,他也别强迫您去亲近那位 17125,咱们互不干涉。”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他看父亲的表情,那看似愤怒的面容下,藏着的其实是对儿子未来的考量,那紧抿的嘴角里藏着未说出口的期许。
希望他能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那份看似严厉的背后,是沉甸甸的关爱。
七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仿佛在憧憬着未来的生活,眼神中带着几分向往与坚定,像是在心中默默规划着属于自己的蓝图。
窗外的田埂上,几个孩童正在追逐嬉戏,笑声清脆,传进屋内,为这略显凝重的氛围带来一丝活力,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蹦跳着,如同撒落在地上的阳光碎片。
七哥不再提摩托的事儿,父亲果然也没再逼他。
这一年来,七哥一直跟在父亲身边,偷偷学艺,从最初的笨拙生疏到后来的逐渐熟练,进步肉眼可见,如同初春的嫩芽,在不知不觉中舒展了腰肢。
清晨,天刚蒙蒙亮,东方的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七哥就跟着父亲来到豆腐堰边,学习观察水文地势。
父亲会指着水面的波纹,告诉他水流的速度和方向——“你看这漩涡,顺时针转是进水,逆时针转是退水,记住这规律,浇地时才不会浪费水”;午后,阳光正好,透过木工房的窗棂,在刨花堆上投下金色的光斑,他们会在木工房里,父亲手把手地教他制作测量工具,每一个榫卯结构,每一次打磨抛光,都要求精益求精,“这标尺的刻度要准到分毫,差一点,量出来的水位就会差出几尺”;傍晚,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父亲会拿出泛黄的古籍,那书页边缘已经卷起,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和墨香,讲解水利工程的原理,那些晦涩的文字在父亲的解读下,变得生动易懂,“古人说‘水往低处流’,可咱们要让水往高处走,这就得靠智慧”。
对七哥而言,这一年至关重要,这可是正规化的专业学习,远比以往零散的指点更系统、更深入。
虽说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但以前毕竟只能算业余,如同在浅水区戏水,而现在则是在深水区潜游,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深知其中与以往大不相同,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可父亲的技艺博大精深,如同浩瀚的海洋,七哥即便有闻一知十的本事,仅仅一年,也学不到父亲的十分之一,如同只取了沧海一粟。
这一年,父亲真的把五万元投入到某件事里,就像倒进了水里,悄无声息,却在暗中孕育着未知的可能——后来才知道,父亲是用这笔钱购买了新的水利设备,那几台抽水机和测量仪,在当时的村里可是稀罕物,还请了县里的专家来指导,为村里的农田灌溉做着长远的打算,那些专家穿着中山装,拿着图纸,和父亲在田埂上比划着,讨论着如何让水流得更远,让更多的土地能喝上水。
待父亲把这五万元花完,哥毅然决定离家远行,远远离开父亲的庇护,去闯荡属于自己的天下。
家里有我,比他小四岁的我,劳动能力早已超过壮劳动力,无论是田间劳作还是家里的杂活,都能独当一面,春耕时能扛起沉重的犁耙,在泥泞的田里走出笔直的犁沟;秋收时能熟练地使用镰刀,割下的稻穗整齐地码在田埂上,他没什么可担忧的,就像父亲说的,“家里有你,我放心”。
七哥说出要离开的决定时,正值午后,阳光炽热得如同燃烧的火焰,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都被烤得扭曲了,远处的景物在热浪中微微晃动,如同隔着一层水波看世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强烈的光线毫无遮拦地洒在三楼晒场上,地面被晒得滚烫,热气腾腾地往上蒸腾,仿佛要将空气点燃,站在上面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气息,吸入肺腑,带着一股干燥的暖意。
父亲正在家里的三楼晒场上,全神贯注地设计高山水库的水利工程,那是关系到村里灌溉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他的眉头微微皱着,仿佛在与图纸上的线条较劲。
晒场上铺满了图纸,图纸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黄色,边角有些卷曲,那是被阳光长时间烘烤的痕迹,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和符号,是父亲无数个日夜的心血结晶,每一条线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父亲时而皱眉沉思,手指在图纸上轻轻点划,仿佛在与无形的水流对话,探索着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时而奋笔疾书,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清晰的线条,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图纸上,洇出一小片水渍,他却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与周围的一切都隔离开来,只有那沙沙的笔尖声,在晒场上轻轻回荡。
七哥高大的身躯缓缓绕过那一大堆图纸,他的身影遮挡住了阳光,如同一片乌云,正正地落在父亲当作镇纸用的那叠小青瓦上,在瓦上投下一片阴影,仿佛要打破这宁静的专注,那阴影随着他的移动而缓缓变化,如同一个无声的宣告。
这小青瓦是父亲亲手烧制的,凝聚着父亲无数的心血。
选土时,父亲会跑到十里外的山坳里,挑选那些黏性最好的黄土,用筛子细细筛过,去除其中的杂质,那筛子的网眼细密,连细小的沙粒都漏不过去;和泥时,他会赤脚踩在泥里,反复搅拌揉捏,直到泥土变得细腻柔软,如同婴儿的肌肤,踩上去能感受到泥土的黏着力,将脚轻轻抬起,会拉出细细的泥丝;塑形时,每一片瓦都要经过他的手,精心打磨,确保形状规整,边缘光滑,如同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烧制时,他会守在窑边,日夜不眠,控制着火候的大小,确保每一片瓦都能均匀受热,那窑火的颜色从红到橙,再到白,父亲都能准确判断出火候是否恰到好处。
每一片瓦都宛如青色的瓷器一般,表面光滑洁净,一尘不染,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蕴含着岁月的沉淀。
用它来烙鸡蛋,都不会觉得牙碜,那蛋壳会均匀地受热,烤出金黄的焦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当作镇纸,更是恰到好处,稳稳地压住那些图纸,不让它们被风吹动,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重要的秘密。
晒场边的栏杆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好奇地张望着这一切,为这严肃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
藤蔓的根部,几株不知名的小花悄然绽放,粉白相间,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俏,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爸,水往低处流。我一直窝在家里的堰塘,没多大出息。”七哥鼓起勇气,打破了沉默,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决心,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晒场上回荡,惊起了远处草丛里的一只蚂蚱,蹦跳着躲进了更深的草丛。
“又一年过去了,您的技艺深不见底,我就算学再久也学不完。我不能总守着您的豆腐堰,我得去看看外面的江、湖、大海!”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奔腾的江河,那江水裹挟着泥沙,滚滚向前;看到了广阔的湖泊,那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看到了浩瀚的大海,那海水蔚蓝深邃,与天空连成一片。
他的声音在晒场上回荡,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闯劲,惊飞了停在栏杆上的一只小鸟,那小鸟扑棱棱地飞向天空,在空中盘旋了几圈,似乎在为他送别,随后朝着远方飞去,消失在天际的云层里。
“看你个头!”父亲听到这话,突然大吼一声,声音如同惊雷般在晒场上炸响,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空气都仿佛被震得颤抖起来。
右手中指在我哥影子的头顶上狠狠敲了一记,那动作迅猛而有力,带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仿佛要将自己的期望敲进儿子的心里。
那叠小青瓦本就脆弱,经此一击,瞬间破裂,呈一把叉状,分成了四个等腰三角形,如同被精准切割过一般,边缘整齐,可父亲食中指缝间夹着的尖尖铅笔却丝毫未断,依旧完好无损,笔芯尖锐,仿佛能刺破一切阻碍,那铅笔杆上还留着父亲常年握笔留下的指痕,深浅不一,是岁月的印记。
? ?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
喜欢水不暖月请大家收藏:()水不暖月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