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4章:这不是“上课”,这是“渡劫”
    如果说,理论课上那些颠覆性的知识,只是让“特别进修班”的老教授们在智力层面,感受到了被后辈碾压的冲击。

    那么,当他们真正沉浸到龙河大学独有的“项目制”学习中时,才切身体会到,这根本不是来“上课”。

    这他妈是来“渡劫”!

    按照校长何宇下达的硬性要求,“特别进修班”的每一位国宝级成员,无论过往资历多深、地位多高,都必须以一名普通组员的身份,全程参与到一个具体的学生项目中去。

    一位姓章的老将军,被分进了一个信息学院的课题组。

    这位章将军,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曾在北疆的冰雪中断然挥下,也曾在南海的浪涛前沉稳指向。

    他指挥过的数次大型联合军演,至今仍是军校教科书中的经典战例。

    在军中,他就是“经验”与“权威”的代名词。

    他被分配到的任务,是与几名大二、大三的学生一起,为一个无人机蜂群项目,编写一套协同侦察与饱和式攻击的作战算法。

    拿到任务书的瞬间,章将军几乎是本能地,找回了当年在总参谋部作战室里的感觉。

    自信,从他挺得笔直的脊梁里,满溢出来。

    项目组的临时工作间里,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被他“哗啦”一声铺开,压住了桌上所有的平板电脑和数据线。

    地图的边缘已经泛黄,上面密密麻麻的等高线与坐标,是他用半生心血才烂熟于心的东西。

    他取下自己的军帽,郑重地放在一旁。

    他用一把黄铜镇尺压住地图的一角,凭借自己几十年在枪林弹雨中总结出的实战直觉,开始进行系统性的战术推演。

    他的思维,是一部最精密的战争机器。

    风速、湿度、电磁干扰、敌方防空火力网的理论射界、无人机突防的能量消耗……无数个变量在他那饱经风霜的大脑中飞速运算。

    他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一道道精准而果决的线条,规划着每一个攻击编队的飞行路径,标注出每一个佯攻小组的折返时机,甚至连每一架无人机切入攻击的角度,都考虑到了目标舰船的雷达死角。

    这是一种艺术。

    一种属于老兵的,用鲜血与牺牲换来的,关于战争的艺术。

    然而,这门艺术,耗时良久。

    整个下午的时间,在铅笔“沙沙”的摩擦声中悄然流逝。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章将军的身影拉得颀长。

    他耗尽了心神,才堪堪完成了整套攻击方案的初步草案。

    他长舒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带着一丝满意的神情抬起头,准备叫那些年轻人过来,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推演”。

    可他抬起头,看到的景象却让他眉头瞬间紧锁。

    那几个被他视作“学员”的学生,正懒散地围在角落的休息区。

    他们人手一罐冰可乐,正对着中央的全息模拟台指指点点,聊着天,神态悠闲得像是在网吧里打游戏。

    章将军心中的火气,腾地一下就冒了上来。

    “你们……怎么不做事?”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让整个工作间的空气都为之一滞。

    几个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了一跳,纷纷站直了身体。

    其中一个胆子大点的男生,看到将军脸上明显的不悦,赶紧解释道:

    “报告将军,我们做完了啊。”

    做完了?

    章将军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自己在这里推演了整整一个下午,呕心沥血,才画出一份草案。

    你们几个喝着可乐聊着天,就说做完了?

    这是什么学习态度!

    那个学生看出了将军的疑虑,连忙指了指工作间中央那台一人多高的全息模拟设备。

    “您看,结果已经出来了。”

    章将军压着火气,迈开步子,带着审视的目光走了过去。

    他倒要看看,这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能“做”出个什么东西来。

    然而,当他的视线投向那座全息模拟台的瞬间,他整个人,都定在了原地。

    只见那巨大的模拟台上,一片由光点构成的深蓝色“海洋”正在缓缓流动。

    那不是海洋。

    那是数以万计的无人机组成的蜂群!

    它们不再是僵硬的、按照固定航线飞行的机器,而是化作了一股拥有生命的、无孔不入的金属洪流。

    这股洪流以一种章将军完全无法理解,甚至违背了他毕生所学的战术逻辑的方式,在运动。

    它们时而分散成数千股细流,绕开模拟出的防空火力网;时而又瞬间汇聚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精准地撕开敌方舰队的防御阵型。

    紧接着,一场堪称完美的饱和式攻击,开始了。

    没有预兆,没有死角。

    数万架无人机从四面八方、从不同的高度、以不同的角度,对一个模拟出的航母战斗群,发动了覆盖式打击。

    整个过程,如水银泻地,流畅得令人头皮发麻。

    模拟的航母战斗群,甚至没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就在短短十几秒内,被彻底淹没。

    全息模拟台上,代表着敌舰的红色光点,接二连三地黯淡、熄灭。

    最后,归于一片死寂。

    “这……这是你们做的?”

    章将军的声音里,带着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干涩与颤抖。他的眼睛死死盯着那已经结束了攻击,正在空中重新汇聚成一片“云”的无人机蜂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准确的说,是我们的AI做的。”

    刚才那个学生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我们只是根据您最初的战术意图,就是您一开始提的那几个核心目标,比如‘瘫痪其指挥系统’、‘优先攻击动力单元’、‘确保摧毁率在95%以上’……”

    “我们把这些意图,转化成了几个关键的约束参数,然后把任务提交给了学校的‘龙之心’超算中心。”

    “然后呢?”章将军追问,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

    “然后……”学生指了指墙上的时钟,“大概三分二十秒之后,‘龙之心’就为我们模拟、推演并筛选出了上万种最优的攻击方案。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是综合评分最高的一个。”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而这一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刚才喝可乐的时候,它自己……已经在后台完成了超过十万次的虚拟对抗演习了,每一次都根据失败的经验,对算法进行着微调。”

    十万次。

    演习。

    听完这番话,章将军呆呆地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那份还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心血的、纯手工绘制的战术草案。

    他又抬起头,看了看屏幕上那堪称“神迹”的AI推演。

    一边,是自己耗费了一个下午,才艰难完成的“经验的结晶”。

    另一边,是对方在几分钟内,迭代了十万次之后得出的“最优解”。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感觉自己几十年来建立的、引以为傲的战争观、经验论,在这一刻,被一股来自未来的、毫不留情的巨力,撞击得粉碎。

    这场来自“经验”与“未来”的正面碰撞,让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和所有正在龙河大学各个角落里经历着类似冲击的“特别进修班”成员们,都无比深刻地意识到——

    一场他们无法想象的,关于知识、效率,乃至战争本身的伟大革命,已经在这所看似年轻的大学里,于无声处,悄然发生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