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实际上巴格拉米扬从其后世写出的战争回忆录中已经显示他实际上和不少的苏军高级将领之间关系不错,当然,巴格拉米扬也有不怎么看得起的将领,只不过在其回忆录中用了点春秋笔法寥寥几句话带过去了。
从巴格拉米扬在回忆录中记载他在这场战争开始前的经历来看,他和在战争期间深受斯大林信任的朱可夫关系匪浅,而且还和其他的几位在二战时期崭露头角的著名将领之间关系不错,比如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等人,总的来说算是苏军里国内战争时期第一骑兵集团军这一系的。而这一派系的将领很受斯大林的青睐,在大清洗时期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这些才是阿斯卡列波夫想将自己的前途堵在巴格拉米扬身上的重要原因。
科莫廖夫在独立工兵营指挥部内很快拨通了师司令部的电话,向第295步兵师特别科科长汇报了阿斯卡列波夫的言行,并建议对阿斯卡列波夫采取措施,同时建议想办法联系上巴格拉米扬将军,求证阿斯卡纶吧说的某些事情,好对阿斯卡列波夫的行为进行定性。
接到电话后的特别科科长一开始也赞同科莫廖夫的想法,但是他觉得在这段混乱的士气要想联系上巴格拉米扬这样一名将军有些困难。实际上,现在他并不知道该到什么地方去找到巴格拉米扬将军,因为巴格拉米扬被重新任命为西南方向总司令部副参谋长见作战部长的命令还没有下发。
而且即便是知道了巴格拉米扬的最新职务,恐怕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这样一名将军。苏军中可是有一个非常光荣的传统,那就是高级将领喜欢去基层部队进行视察。比如已经被枪毙的西
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在战争爆发时就下了基层部队,导致总参谋部在一开始就找不到这位方面军司令员使得西方面军在战争爆发后的十来个小时群龙无首,无人指挥。又比如铁木辛哥元帅在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后也经常不在司令部内,很多时候西方面军下属的集团军司令员想要找铁幕洗个元帅汇报战况或者请示一些什么事情也经常找不到他。
为此,特别科科长要求科莫廖夫暂时不要采取行动,就在独立工兵营等待新的命令。放下电话后,特别科科长立即前往政治副师长那里,向政治副师长汇报了科莫廖夫打来的电话内容。
第295步兵师政治副师长在听取特别科科长汇报时听到了阿斯卡列波夫的名字,顿时有点诧异。因为他的手边刚刚接到了第40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下达的最新命令。
在这份命令中,除了要求对于包围圈里突围出来的指战员们进行甄别措施时需要非常谨慎以外,还专门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阿斯卡列波夫上尉。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命令第295步兵师政治副师长必须要关注这名才突围出来被临时配属给第295步兵师阿斯卡列波夫上尉的表现,并且要经常上集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进行汇报。
这道命令中要求关注这名阿斯卡列波夫上尉的表现看上去是一个中性的命令,全看接到命令的人怎么去理解。
但是第295步兵师政治副师长却不这么去看待这道略微有些怪异的命令。一名才从德军包围圈里突围出来的上尉军官按照道理来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连名字都不应该被写到集团军司令部下发的命令中。
可偏偏刚刚收到的
这道命令中却特别要求第295步兵师关注小小的这名上尉军官,政治嗅觉灵敏的这位政治副师长敏感地感觉到不对劲。至少这名阿斯卡列波夫上尉身上一定有什么原因次啊会受到如此的重视。
现在特别科科长却跑来告了这名上尉一状,这位政治副师长立即犹豫了起来。他不知道被派到独立工兵营去执行甄别措施的科莫廖夫中尉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盯上阿斯卡列波夫上尉。
对于特别科里这些内务人民委员部军官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第295步兵师政治副师长可谓是心知肚明。因此当特别科科长说了科莫廖夫要求对阿斯卡列波夫采取措施的理由后,他冷冷地说问道:“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特别科科长回答道:“这位阿斯卡列波夫上尉的言行明显对于那些曾经进过惩戒营的人抱有同情心理,这说明他有惊慌失措的倾向。他们其实都是一路货色,对这样的人呢,我们就不应该手软,而是应该将阿斯卡列波夫也投入到惩戒营里去,让他尝尝苏维埃铁拳的滋味!”
“不!我不同意这么做!”政治副师长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说道。
“为什么?”特别科科长很是不解地反问道。
“您需要仔细分析一下阿斯卡列波夫自辨的话!如果他是惊慌失措分子,那么他还能带着部下从敌人的包围圈里突破重重阻碍突围出来?他为什么不直接向敌人投降来换取他自身的安全?还有,他客户保护着一名将军冲出重围。光是这一点,他就不是什么叛国者、胆小鬼和惊慌失措分子。而且他说巴格拉米扬将军可以为他做出证明,这就说明他根本不怕我们去核实!我现在严重怀疑科
莫廖夫中尉是不是对他有什么偏见才会申请对阿斯卡列波夫上尉采取措施!”政治副师长态度坚决地说道。
“这……”那位特别科科长似乎像是不认识眼前这位上级一样疑惑不解,在他的印象之中,政治副师长同志可从来不会对那些言行出格的人心慈手软!
政治副师长继续说道:“集团军司令部刚刚下达了最新的命令,对于那些能够突出敌人重重包围回到自己人这边的指战员们要引起重视,他们都是一些很有战斗力也很有经验的指战员,是我们苏联红军宝贵的财富。至少在我们集团军现在非常缺乏作战经验丰富同时有战斗力的指战员的当下,我们应该改变甄别措施的目标,不能再抱着以前的那一套来进行工作了!除了必要的甄别敌人间谍措施,其他的措施应该取消。我认为科莫廖夫中尉也应该执行集团军思林谷的最新命令。”
特别科科长在政治副师长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只能回去后抓起电话给独立工兵营指挥部打电话。
一直等在独立工兵营指挥部的科莫廖夫在接听了自己的直接上级打来的电话后呆呆地站在那里,拿着手中的电话听筒发愣。
他万万没有想到最后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他甚至以为自己可能耳朵出了问题,听错了上级的话。可直到特别科科长说完以后让他重复刚才他听到的命令,这才明白过来,自己并不是耳朵出现了幻听。
科莫廖夫只能怏怏地挂了电话,走出了独立工兵营的指挥部,来到了三营的集合点。
此时三营已经将所有配给他们的补给屋子领到然后进行了分配,所有人都换上了新的军服,精神抖擞地列队集合。
在三营队列的前面,阿
斯卡列波夫和塔夫罗夫斯基站在那里,正等着科莫廖夫和他手下的两名少尉过来。
阿斯卡列波夫此时也想通了,反正他已经和科莫廖夫说了塔夫罗夫斯基的情况,所以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也准备和塔夫罗夫斯基一起坦然面对。
科莫廖夫大步走到了三营的队列面前,并没有对列队的士兵们发表什么讲话,而是看了塔夫罗夫斯基一眼,对阿斯卡列波夫冷淡地说道:“上尉同志,既然您的部下已经准备好出发了,那么就出发吧。早一点到那座大桥那里去执行任务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您的任务是什么?我需要在出发前知道,以便于和您进行配合。”阿斯卡列波夫也同样没有想到科莫廖夫去打了个电话给师司令部后反倒对刚才的事情绝口不提了,他隐隐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却说不出来。于是他只能挑眼前必须了解的事情来反问科莫廖夫。
“我们特别科的任务是甄别任何从敌人包围圈里突围出来的人员身份。以防止敌人派出间谍冒充我们的人潜入我们防线进行渗透和侦察。您和您的部下只需要守好那座桥梁,配合我的工作就行了。”科莫廖夫冷冷地回答道。
对于严防德国人派出间谍进行渗透的措施,阿斯卡列波夫倒是可以理解,但是科莫廖夫等人以前对自己和像塔夫罗夫斯基这样的人的偏见,他还是感到有些担心。只不过特别科的任务是独立于作战的,也是自成一体的体系,他也无权质疑。
于是阿斯卡列波夫只能点点头,然后转向列队的士兵们大声宣布了最新的任务,然后发出口令,不一会儿,所有人都开始向北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