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官军贺人龙的关系缓和了,吕谋又提出来一点要求。“我看将军带来的2万民夫,一个个饥寒交迫,随时有饿死的。将军是不是给这些民夫们一点吃喝?当然,将军军粮不足,在下也是清楚的。只要将军能够保证这些民夫五日内每日两顿稀粥,我愿意再为将军捐赠二百石军粮。”
既然你掏粮食,我还乐得收买这些民夫的人心呢。“既然衙内如此慷慨,又能体恤那些民夫,这个本将军答应你了。”
“这是最好了,本人将写信给我的父亲,请他老人家将将军的这份爱民仁慈之心,上报给兵部朝廷,为将军请功。”
这么一说,贺仁龙的脸就笑开了花。第1次站起来冲着吕谋拱手:“那本将军就承情了。”
投桃报李,贺人龙盛情邀请:“既然衙内组织了乡勇,本将军诚邀衙内,参与我军后日与流寇的会战,衙内意下如何?”
你一支乡勇能有什么战斗力,不过是请你来摇旗呐喊,这是准备送吕谋一份军功作为回报罢了。
本来自己以为要独自面对王二的两万流寇,结果贺仁龙来了,他还担心贺仁龙会抢自己的军功呢。
因为这次阻挡流寇的军功,吕谋已经计算在未来自己发展的规划之中了,必须要拿到。
现在按照贺仁龙说法邀请,他不但不会抢自己的军功,即便自己只是旁观,他也还会在他上报请功的时候,带上自己一笔。这是好事,这是求之不得。
击溃王二,第1份军功,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军队变成真正的合法,让自己被朝廷官府注意,那以后的好处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
吕谋欢喜的站起来,再次拱手:“多谢将军提携,后日本人将带乡勇,听凭将军调遣。”
就在这短短的你来我往之间,气氛就由原先的互相对立矛盾,转变成了一团和气。
目的达到,吕谋告辞回城,将早就准备好的犒赏物资送到了军营。
如此一来,吕家庄逃过官军的一场劫难,又和贺人龙攀上了关系。而贺人龙也攀上了吕谋老爹文官的路子,双方皆大欢喜。
吕谋这里,积极联合官军备战,占领王家镇的王二也开始行动,四处招兵买马。
王二杀了王家镇所有的富户,裹挟了王家镇所有的百姓,更利用富户家的钱粮,对外大肆招揽流民,和被官府逼迫的走投无路的百姓。
同时,这周围方圆几十里以内的小股流寇杆子土匪,听说王二声势浩大,并且手中钱粮充足,于是纷纷来投,混口饭吃。
其中就有盖叫天,跳山虎,穿花衣,草上飞,形形色色外号的势力加入。
明末的所谓农民大起义,所有的首领,都给自己起一个莫名其妙的匪号,不以真面目示人。
目的就是怕连累了亲戚族人,也不想自己做贼做寇,使地下的祖宗蒙羞。
而正是从这一点,表现出了他们不是堂堂正正的起义造反,推翻大明改朝换代,而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吃口饭的本质。
而这里的流寇,是指由饥民组成的四处流窜的人马;杆子,是指占据山岭有固定的山寨的;土匪,这是指那些平时为民,随时聚在一起拦路抢劫的。
但不管他们的本质有什么区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都是一群被官府,和士绅豪强欺压的走投无路的百姓。
短短的8天时间,王二就从出登城的时候的五千左右人马,气吹的一样转眼间达到了2万多。
一时间气势如虹,好不兴旺发达。
人马壮大了,手头劫掠的粮食就不充足了,所以他们必须到下一个地方进行劫掠,来维持人马不散。
大家都是为了一口吃的投奔你,你不给,谁还跟你混?
召集了投过来的手下,王二和他们商量下一个目标是谁。
这时候本地的杆子草上飞就提到:“大王,我们当地有一恶霸,姓吕,外号小阎王。那真是抢男霸女无恶不作,放贷收租手段残忍。在他的视力范围之内,不但他把百姓手中仅仅有的一点土地财产,全部吃干抹净,更灭绝人性的,都将那些百姓变成他家的家奴,可谓令人发指。就在这短短的两年不到的时间,他家就聚敛了无数的钱粮财富,是个肥羊。”
穿花衣点头:“而据属下所知,他爹吕大焕,曾经做了两任山西平阳知府,利用那里的盐城食盐,敛财无数,更是将整个平阳府,搜刮的天高三尺。把一个原本富庶的平阳府,硬是搞的赤地千里,逃亡无数。那老东西把收刮来的钱财,全部运回他的老家吕家庄窖藏。那里可是金银窟啊。我们打下那里,立刻就一夜暴富,最少一年,不愁吃喝。”
王二闻听当时兴奋的一拍大腿:“他们父子既然如此作恶多端,我正好替天行道,替那些被他欺压的百姓报仇雪恨,劫了他的富济了我们的贫。只要那里的钱粮到手,我们继续招兵买马扩大势力,跟官军斗上一斗。”
然而深知底细的盖叫天却谨慎的提出:“那吕家几代豪强,祖祖辈辈积攒的金银的确无数。但他们也知道自己天怒人怨,所以从他们的祖上那辈儿,就不惜花费巨资,营造寨墙。据我所知,他家的寨墙高大到可以和县城媲美。而他又早闻风声,就在前段不久,已经将他所有的佃户庄丁,以及他视力范围之内的百姓,都裹挟进城,为他守卫寨墙保命。现在那座吕家庄不好打呀。”
王二轻松一笑:“他虽然寨墙高大坚固,但不过仅仅有一千左右守护。而我现在手中有2万多大军。其中就有那接近一半的木头,就是拿人堆拿木头堆,也能把他堆下来。”
王二口中说的木头,是一种行业术语,大家心知肚明。就是随着军队流动中的那些老弱妇孺。
流寇为什么要带着那些老弱妇孺累赘呢?
流寇的本质就是一家一户这个不提,头目们之所以每日,舍出两碗稀粥,让那些老弱妇孺跟随活命,目的就是要在攻打地主豪强的堡寨时候,让这些老弱妇孺打头阵。填埋护城河,消耗城上守军的守城器械。
还有在面对官军的时候,驱赶他们在前面做炮灰,阻拦敌人的铁蹄。
所有的流寇都知道这些老弱妇孺的作用,但既然已经加入了流寇的队伍,就已经再无选择了。一家人在一起,能够多活一天是一天吧。
这时候,王二原先的头目却及其乐观:“其实,我们大王只要往吕家庄前一站,就会出现当初在登城,现在在王家镇一样的状况。那些被吕家世代欺压的百姓,就会反了吕家,开城迎接我们王师。”
对于这样的判断,大家连连叫好。
既然有了这样的决断,大家也不再犹豫。于是一致决定,今日让大家吃顿饱的,明日一早大军兵发吕家庄,为民除害,为自己的队伍筹集生存壮大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