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一过,天工峰新进弟子三百余人,在数位正式弟子带领下,来到工坊大殿,分成十组,同时接受测试。
江月白等八位住着上房单间之人,单独一组。叶佩兰还在不停看着手中书稿,看起来颇为紧张。中间的吉余闭目养神,甘诗雅和桂一栋两人,一个面露忧色,另一个则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最后面的苗吉宏、桑纤和甄景彬三人则是聚在一起,不停的在说些什么。
“第一组桑纤上前测试。”随着一个天工峰弟子的喊话,站在后面的桑纤身子立即一怔,然后脸色立即变的一片惨白,硬着头皮向门内走去。
“弟子桑纤见过前辈!”桑纤一进房门,就见首日讲授功课的锦袍老者坐在主席台上,正在喝着茶水,也不知这是什么茶,香气扑鼻,只闻了一下便让人神志一清。她不敢怠慢,赶紧躬身施礼说道。
“桑纤,好!先介绍下自己,哪里人士,今年多大,家里以何某生?”锦袍老者放下茶杯,吧嗒吧嗒嘴说道。
“回前辈,晚辈乃是夏邑县歧河乡柳河村人士,今年十三岁,家里以种田谋生。这次随父亲到县里为祖母抓药,正遇到兵匪……所以就到了这里。”桑纤乖巧答道。
“事已至此,随遇则安吧!如果是个苗子,则是你莫大的机缘。你们几个是老夫亲选出来之人,老夫倒要看看这次眼力如何?废话不说,现在开始测试。”
“第一题。不知你对老夫当日所讲内容,有何见解啊?”锦袍老者安慰了两句,然后话锋一转,开口问道。
“前辈所讲炼器之道,博大精深。通晓天地之理,洞察人心之变,非博学之士莫能窥其奥妙。相信前辈炼器之技,在门内首屈一指,水平之高若星海浩渺,深不可测。晚辈对前辈炼器才艺,佩服至极。”桑纤不知老何何意,有些茫然的将老者夸赞了一番。
“我是问你对我所讲的内容有多少理解?”
“晚辈只觉前辈所讲,高深莫测,博大精深,实在佩服之至。但是晚辈从未接触过炼器,一时还无头绪……”
“那日见你记下不少,能背出多少来?”
“这个…这个晚辈大约记下了四分之一的内容,回去同其他弟子交流,又得到了一些。炼器之法,自古以来,秘而不……器者,乃不明…,不破之盾,斩妖除魔之利器。炼器之道,须心怀天下,取天下之精,取日之光辉……炼器之初,先选材,金银草木,皆可为器……以火炼之,以水淬之……”桑纤回复之后,就磕磕巴巴的背诵起来,知道自己背得漏洞百出,看着锦袍老者的眼神更加拘谨。
锦袍老者听到一半,直接摆了摆手,又问道:“炼器之中,炉火之猛烈与炉温之高低,何以制之,以保器之品质与属性最佳?”
“初炼之时,宜用文火。徐徐加热,使炉温渐进,炼至纯熟……切勿急功近利,以烈火猛烹。炼至三分时,炉火转为武火。此时须心细手稳,掌控炉温,使器不毁于一时……至炼制大成,须得炉火阴阳相济。阳火炼其形,阴火养其质。若能阴阳相合,炉火纯青,则炼器之功成矣。”桑纤想了想回答。
“背得不错!”锦袍老者不知是夸还是贬说了一句,然后问了第三个问题:“融合时,诸材皆须循何则,孰轻孰重,大忌何在?”
“回前辈,炼材须谨而慎之,非同小可之技也……必先审视材料,依次投入,遵其顺序,不得有违。而后,以炉火炼化,需得火候适宜,不可过猛亦不可过缓……炼制之中,手法务必稳重,轻取轻放,以免意外之失。须心静气和,凝神聚气,不可分心,方可确保成功。”桑纤对于这项有些准备,立即回答道。
“出去候着吧,待会自会有人张榜公布结果。”锦袍老者手一抬,桑纤立即如释重负,一溜烟的离开了房间。
见桑纤满脸忧色,江月白等七人心里不由一紧,还没等他们多想,只听见刚才的弟子声音又响了起来。
“吉余进去测试,桂一栋准备。”
吉余听到自己名字后,脸色微变,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大步向门内走去。过了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吉余满头大汗的走了出来,不过脸色倒不难看,应该是紧张所致。在天工峰弟子的指引下,与桑纤站在了一起,与剩余六人拉开了距离。
“桂一栋进去测试,甄景彬准备。”
“甄景彬进去测试,甘诗雅准备。”
随着天工峰弟子的喊声,八人之中,已有五人进去,出来无不面色发白,显然是对自己的回答不太满意。
“叶佩兰进去测试,苗吉宏准备。”
终于轮到自己,叶佩兰将书稿一收,看了眼江月白,快步进了房间。近半个时辰后,此女才走出房间,不过看其神色,应该答得应该可以。走向测试之人所在时,微微的向江月白点了点头,眼里都是感激之色。
“苗吉宏进去测试,江月白准备。”话音刚落,苗吉宏就阔步走进房门,这一组八人中,就留下了江月白一个人。
一炷香时间,苗吉宏脚步沉重的走了出来,脸上阴沉似水,一看就是对自己的发挥不太满意。
“江月白进去测试!”随着天工峰弟子的话语,他快步走进房间,躬身施礼道:“晚辈江月白见过前辈!”
“那日大殿讲经,我亲选了八人,结果却不尽人意,不知道你是否和他们一样?先报上哪里人士,今年多大,家里以何某生?”锦袍老者靠在座椅上,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说道。
“回禀前辈,晚辈乃是夏邑县太平镇人,今年十二岁,家中开有一个铁匠铺,平时就以打铁为生。”江月白脱口而出。
“哦?打铁为生,怪不得要来天工峰。三个问题,他们都已经回答过,看看你能够更上一筹。第一题。不知你对老夫当日所讲内容,有何见解啊?”锦袍老者眉毛一挑,看了看他,倒了杯茶又问出了相同的问题。
“晚辈以为,前辈当日所讲,乃是此后三日总纲,后面三日数种技艺虽然高深莫测,但万法不离其宗,只要将纲要抓住,就能就能以纲带目,轻松驾驭全部炼器之术。”
“好!三百多人,终于有一个听明白我当日之意。难得!难得!不知那日总纲,你记了多少?”
“炼器之法,自古以来,秘而不宣……器者,不锈之剑,不破之盾,斩妖除魔之利器。炼器之道,须心诚志坚,取天地之精华,炼日月之光辉。炼器之始,先选材,金石草木,皆可为器。炼器之中,须心无旁骛,以火炼之,以水淬之,以力锻之。炼器之终,器成出炉,锋利无匹……
炼器之法,火候为重。夫炉火者,阴阳之枢纽,成败之关键。须心细如发,意守丹田,始能驭旺炉以炼器。火候之大小,温度之高低,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则器毁于一旦。故须明察秋毫,洞悉火候,以得炼器之妙……
至于炼器之注意事项,更须牢记。炼器之前,必先净心净手,焚香祭炉,以示敬意。器具材料必纯净无瑕,配方比例须精确无误。名为炼器,实为器、心、性同炼,方得真章……”
-----------------
宋国,灵霄山。
“炼丹之术,乃求长生久视之道也。其中涉及材料、经验、手法三者,孰为重要?”卓延坐在一座灵气充盈的洞府内,正色问道。
“咳……咳……咳……”
“回禀师傅。论材料,乃炼丹之基石也。选材精良,则丹药品质可期;若材料低劣,则丹药难成,即便成丹,亦难期其效。”
“论经验,乃炼丹者日积月累之所得,熟悉火候、辨识药性,皆赖此也。若无经验,则炼丹如盲人摸象,难以得其要领。然则,仅凭经验,无优质材料,亦难成佳丹。”
“论手法,乃炼丹之关键,手法精妙,则能发挥出材料之最大效用,使丹药之品质更上一层楼。故手法之重要性,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经验、材料、手法三者,炼丹之道缺一不可。经验指导手法,材料决定丹药之性,手法则使材料得以最佳之发挥。三者相辅相成,方能炼出上乘丹药。故炼丹之士,须精选材料,苦练手法,勤修经验,方可大成。”
一番咳嗽之后,高登元思索片刻,有条不紊地答道。
“若是三选其一,哪个为重?”卓延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追问道。
“丹成之优劣,首在选材。上乘之材料,乃天地精华所凝,具备独特之灵气与药力。若有天材地宝在手,纵使手法稍逊,亦能炼出颇具功效之丹。”高登元这次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好!这丹道测试,你已经顺利通过。明日就拿着令牌,到门派的炼丹室开始试炼吧!”
“你的天资之高,门内皆知。我灵霄门自古设有丹榜,近百年来却鲜有杰出之才,为师等着你早日登上榜首,重振我门丹道一脉。”
卓延心满意足的看着弟子,笑着说道。
“谨遵师命,弟子定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