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翻看了一下,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了那本残破的《玄黄太乙心经》上面,有点好奇的说道:“这位师弟,此前老夫已然提示,为何还要选门口这些鸡肋典籍。这本典籍虽然上面内容的确威能无穷,每修炼一重仅法力就比一般功法要多上一倍有余,但修炼起来又慢又难,数百年鲜有人修炼,而且还是残本,等你修为高了,没有后续功法,也是一大麻烦。”
“后面这几本《金光剑影术》、《神兵图谱》、《炼器疏失集注》、《丹道通典》、《符箓全解》和《阵法通义图》,倒是非常适合,正符合你刚进仙门的状况。”
“不瞒师兄,我在里面翻看了好久,也没选好功法。来此地未见到你,等待之时就看到此书,立即被其吸引,就鬼迷心窍了。我打算回去研究一下,若是不行,我再来重新选择。”江月白见银发老者一番好意,只得如实回复。
“研究一番也可,但还当谨慎为之。”见他这么说,银发老者也不再多说什么,在身份令牌上划去七十五点贡献点,就将令牌还给了他。
回到院中,他又看了一遍《玄黄太乙心经》,觉得里面所讲玄奥异常,实在不像是普通心法,实难放弃。但是一想到银发老者所言,又不免担心。看了一个晚上,仍然忧心忡忡,无奈之下,只得厚着脸皮登上天工峰主峰,前去求教钟离冶前辈。
一路上不知说了多少好话,挨了多少白眼,终于到了地阶丙字洞府,但却发现禁制紧闭,连喊多次未果。最后无奈一打听,才知钟离前辈主持测试完就被掌门叫去,此时已不在门内。
在返程的路上,看着白云在天上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变化莫测又最终归一,突然心中有悟,当即盘膝坐在路旁,眼观鼻、鼻观心,抱元守一,参悟起《玄黄太乙心经》来。见他如此,不少天工峰的弟子纷纷侧目,好生奇怪的看着他。
一个念头将附近之人全部屏蔽,他整个人仿佛化为一块石头,凝望那变幻莫测的白云,陷入沉思。
一直坐到夕阳西下,突然间只觉心窍裂出一道缝隙,对心经内容有了一丝明悟。赶紧拿出纸笔,将其记下,然后飞奔下山。
简单吃过晚饭,然后他就将之前记载的所悟拿出,对照着心经,盘膝而坐,开始运行吐纳之法。
“心宁气静,松柏之姿,自然天成。五脏之气,上通天穹,静坐其中,观照内心。神归自然,无物无我。
洞太虚混元之灵,深吸纳值,直入丹田。中脉之游,百会之出,气机流转,循环不息。再行倒转行气之法,周而复始,纳新吐故,丹田之气,愈加稳固。
灵潮动,行小周天。阴阳交融,五行相生。周游经脉,汇聚丹田。”
对照口诀,追着那一丝明悟,吐纳行气。一个时辰后,终于捕捉到一缕太虚混元之灵,小心吸入,沿经脉而下,最终汇聚于丹田,再口诵法诀凝聚,数息后,终于将一丝灵气顺利归于丹田。
成功吸纳到了灵气,他立即感到神清气爽,浑身上下无比通畅。此刻他也不纠结于功法了,在心有所悟的那一刻,心中就不再有任何迟疑,纵使《玄黄太乙心经》残缺不全,纵使没有后续功法,他也打算尝试一下。
一直修炼到子夜时分,他才调息静气,简单洗漱后倒在床上便睡。第二天上午他又准时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叶佩兰见其到了,身子挪了挪,给他让出一个位置,他笑着谢过,就盘膝坐下,持着纸笔开始聆听功课。二人配合依旧默契,一人记录大纲脉络、重点,一人记录细节、法诀。
如此配合起来,二人既能做好记录,又能专注于听课,效果自然大好。
时间紧迫,三个月内要炼制出初阶法器,半年后要参加比试。所以二人都在同新进弟子抢着赛跑,在中午吃饭之前就将上午讲解手稿、重点整理完。
下午先由叶佩兰温习,晚上再交给他。离开叶佩兰住所,他径直回到院落,立即开始研读、参悟炼器典籍来。
《炼器总纲》、《神兵图谱》和整理出的六艺手稿,逐一摆在了桌上,然后率先将《神兵图谱》拿了起来。
一炷香后,他终于在图谱上选定了所要打造的法器,是一种叫做飞鱼剑的短小飞剑,只有一尺来长,操纵起来灵活至极,非常适合初阶弟子使用。因为是初阶法器,炼制工艺也不复杂,只有提纯、融合、锻打、开炉四个步骤。
他将记载着这四个部分的书稿挑出,然后一字一句的开始读了起来……
晚上,叶佩兰提着食盒和昨日、今日的书稿到了他的院落,他出去开门,才发觉天色已晚。分宾主落座后,二人闲聊几句,然后他就狼吞虎咽的开始吃饭,叶佩兰则是拿起了他所看的手稿、典籍看了起来。
待他吃完,叶佩兰就急不可待的开始拿着典籍开始问了起来。起初问题还比较简单,他思索片刻便能顺利给出答案,可是到了后来,此女的问题越来越刁钻,他只得想了又想,才能答复。到了最后,他也无法解法,只得拿过典籍、手稿,分析一番给出几条可能。
等到此女问完,他发觉这种法子不错,开始对叶佩兰发问。不过此女显然水平要略逊一筹,回答起来很慢,而且典籍、手稿上内容较多,自己领悟较少。
在一个刁钻问题后,此女缴械投降,不再回答问题。不过经此一举,二人都发现相互交流、提问,对于领悟炼器一道助力很大,很多不曾想到的问题,都能在对方的提问中发现。
临近亥时,叶佩兰提出告辞,将其送走后,他将二人刚才提问要义记下,又一头扎进了《玄黄太乙心经》的修炼当中。
每日功课,再忙也不能不做。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个道理,从小就被父母言传身教,牢牢地种在了心中,时不我待,为了完成炼器任务和初次比试,更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二日依旧如此,上午听课,中午之前整理完毕,下午研读、参悟炼器典籍,晚上和叶佩兰交流提问一番,夜间修炼。
不过有一点例外,他抽空去买了两瓶醒神丸,服用之后,可以极大的解除神魂疲惫之感,对于此时同时忙于炼器和修炼的他们,最合适不过。
丢给叶佩兰一瓶,此女稍一犹豫,就服下了。百余息后,药力化开,此女眼神立刻有了神采,此前的倦意一扫而光。
连续如此七日,终于将手中典籍、手稿完完整整细读、参悟一遍,而大殿里的功课讲完一遍,又开始重头讲起。他想了想,没有再去大殿听课,而是花了三日集中练习炼器典籍中的法诀、指诀。
十日后,对照典籍记载,通过神识扫视自己体内,发现丹田处凝聚了一团灵气,鸡子大小,缓缓旋转。这标志着他已经正式进入炼气一层之境,虽然仍处于所有修仙者的最底层,但是也算是一位合格的修仙者了。
而且现在他的神志特别清晰,不服食醒神丸丝毫不觉困倦,想必也是这功法所致。
常言道“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这一日,他告别了叶佩兰,径直去了天工峰主峰左侧的祝融山,交上令牌,验过身份后,他就进入了一间炼器室。
因为是新进弟子,天工峰给了每人一个月的免费使用时间,超出时间后便要收取灵石。
最便宜的黄阶炼器室十天一颗灵石,对于月奉五颗灵石的新进弟子,实在不算便宜。因此这些新进弟子们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免费试炼机会,无不希望尽早有所突破。
江月白测试成为为甲等,自然有所优待,所以他这次进入的是一间玄阶炼器室。
-----------------
就在江月一头扎进炼器室的同时,高登元的脸色也被炉火映的通红。炼丹室内静谧无比,炉火微鸣,唯有高登元断断续续的咳嗽声不停回荡。
他的面前摆着十余瓶凝露丹,品质颇佳。如今炼气初期的丹药他已经不愿再炼,现在炉内炼制的是中品丹药化露丹。
虽然已经连着失败了数次,但他感觉已经摸到了门道儿,相信再炼制几次就会成功,而炼制上品丹药的计划,他心中也早已想好。
“彭”的一声,丹炉顶盖飞落,几缕青烟袅袅升起,这一炉丹药又宣告失败。
高登元看也未看,拿出本子,将炼制的配料、手法、火候、步骤和时间等关键信息详细记录下,并与之前的记录开始比较、分析。
半盏茶后,他用笔划掉几处,然后倒掉废渣,清理干净丹炉,再次点燃了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