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64章 回归安静
    说罢刚才还慵懒的李二猛然坐起,眼中精光爆射,声音雄厚的大手一挥道:“只需再给朕一年时间,我大唐将无需担忧宵小犯我边境,迟早朕要把大唐的版图再次向外扩张,天下之大,寇可往,朕亦可往!”

    话音落下,殿内油灯闪烁,一阵狂风突然由殿外吹进却在殿内三米处突然消散!

    三公怔怔的看着李世民,陛下这突然爆发出的霸气丝毫不减当年啊!

    ……

    李二和灾民是欢喜了,但是整个长安的商人却是乱成了一锅粥,来的时候红袖添香,梦里几回柔,逢人便是笑脸相迎!

    如今长安的商人没有等来陛下收购粮食,而他们最大的客户却已经开始收拾行囊离开了!

    这可叫他们如何是好啊,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长乐坊中再也见不到穿着华丽的商人了,酒楼中也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

    有的只是愁眉苦脸和唉声叹气,一个个的皱着眉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没了灾民,这些粮食该怎么办?长安铁定是消化不了这么多粮食的!

    仅仅用了七天骊山的灾民就消失一空,要不是渭河边上那一排排安置房还在的话,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

    天空放晴,房俊和李治站在渭河桥上看着空荡荡的桥边许久没有回神!

    此时的两人已经褪去了那厚厚的大麾,山边的绿芽开始陆陆续续的冒了出来!

    两人还记得这七天灾民离去的场景,有人三拜九叩,朝着骊山上行拜佛之礼!

    有人带走了路边一捧黄土说是要放进香炉里,有人拉着年幼的子孙向着长安磕了又磕!

    甚至连续几天能够听到百姓自发的谢过陛下和侯爷,从早上吟唱到晚上,声声不息!

    只是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拿到物资时候灾民脸上那真挚的笑容,像是在两人心中落下烙印一般!

    “房俊,本王如今心里有巨大的满足感,与那些身外名比起来,这才是本心啊!”

    “嗯,本侯也是如此,这几个月就像做梦一般!”

    “只是不知道关中这片土地,能不能再给百姓续命三月啊!”感慨之余,李治再次充满了担忧!

    房俊看着年纪小小的李治没有告诉他,只要长安的粮食充入国库,他们就会再回来!

    你就担忧着吧,年纪小小提前适应也好!

    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此刻已经成为了大唐家喻户晓的人物!

    每当百姓提及之时,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就连三岁孩童说起房俊和李治也是眼中迸射出崇拜之意!

    而长安方向,如今的商人变成了灾民,自从灾民陆陆续续离去之后,粮食的价格一天一个样!

    甚至有人当天就开始抛售,但是没人是傻子,都知道这是皇宫里哪位陛下玩的请君入瓮!

    根本没人买,粮多伤民在这一刻也可以说是具象化了,商人眼睁睁的看着价格下跌到无人问津!

    城内城外到处堆满了准备售卖的粮食,却好像那一堆杂草,回去吧,路途遥远,运输艰难!

    不回去吧在这长安忍受折磨,欲哭无泪!

    五姓七望也看上了长安粮食这块肥肉,却无人敢动,太原王氏的先例在前,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釜底抽薪!

    又是七天过去,粮食的价格已经跌到谷底,斗米低至五文!

    终于有百姓忍不住了开始购买,粮价稳住了一天,却再次下跌,长安的百姓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粮食!

    最终在斗米四文的时候,长安城内开始张贴告示!

    陛下念及商人不易,故而由官府出面收购粮食,粮食价格每斗四文,原出售者请前往县衙!

    商人闻言迅速动身,生怕去晚了国库也堆满了,到时候再卖不出去,那就真的只能送人了!

    就这样李二以极小的代价把全长安粮食收入库中!

    这段时间李治返回了长安,骊山着实安静些许时日,房俊这些天也着实好好休息了一把!

    日上三竿方醒,月落温泉沐浴,好不逍遥自在!

    饭桌上,卢老夫人多次感慨:“陛下这一招太过厉害,算计了天下商人,当真是雄才大略啊!”

    房俊没有说话,而是自顾自的夹菜,只是心里想着李二终究没有做的太绝,贞观年初,有一年天下大稔,米每斗两文钱,这是他翻看县志了解到的!

    但是那是开国之初,人口稀少,而天下丰收,故而造成那样的局面,如今大唐人口噌噌的往上涨,这样的局面断然不可能再出现!

    长安回归难得的平静,一切安好,凤阳阁内,长生桥,高阳站立其上,秀发随着微风在空中轻舞!

    长颈如玉,眼神如一汪清水让人看不透!

    自从那一日在两仪殿外听到房俊和父皇的密谋之后,高阳久久不能平静,回来后的她让人时刻关注着外面的动向!

    她亲眼见证了整个大唐的商人犹如潮水一般来到长安,接着灾民被安置回去,随后粮价一落千丈!

    到最后父皇出面收购粮食,这一切都是两人的计划,那么的顺利和简单,有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但是高阳知道,这看似简单的计谋却根本是她难以企及的高度!

    曾经的高阳只恨自己是个女儿身,自认如果不是女儿身的话,那这个天下,那个位置,说什么她高阳都要争一争!

    在她眼中,无论是智谋,还是胆魄,她高阳不输于任何皇子,奈何身为女儿身,从此有关天下甚至朝政的事情再也与她高阳无关!

    随着高阳慢慢长大,深知女儿生改变不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夫婿身上!

    她想要找的夫婿是如父皇那般的人物,上马能平天下事,下马安邦能定国!

    非大丈夫不能做她高阳的丈夫,这一想法根深蒂固,从未动摇过!

    只是在她十五岁的时候,现实又给了她狠狠的一耳光,有一天她最敬佩的父皇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大臣的儿子,为的不过是拉拢人心!

    她高阳却什么都不能做,除了撒泼打滚,剩下的就只能是等待婚约降临的那一日!

    喜欢大唐混子请大家收藏:()大唐混子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