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零一章 结网(12)
    羿日。

    凌川城,秘密据点,地下暗室。

    烛火依旧通明,却再也照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与压抑。昨日的雄心勃勃仿佛被洪天啸覆灭的急报狠狠浇灭,只余下冰冷的灰烬。

    在他下方,义子与心腹们皆垂手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赵杰枯坐在轮椅上,一夜之间,似乎又苍老了几分,眼下的乌青愈发浓重,但那双眼睛里的阴鸷与锐利却丝毫未减,反而像被磨砺过的刀锋,更显冰寒。

    良久,赵杰缓缓抬起眼皮,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众人,随后声音沙哑地打破了沉默:“洪天啸那家伙,实在是扶不起的垃圾,白白浪费了朝廷这么多年的栽培,死了也不足惜。但我们的计划绝不能有丝毫差池,南楚国内如今的局势,也是重中之重。赵溟。”

    被点名的赵溟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躬身道:“义父。”

    “黄巾军起事才一月,声势居然如此浩大,还能迅速击败林州军,占据林州。你们‘潜影堂’查探得怎么样了?那个张角,到底是什么来头?他手下又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赵杰一连串的问题,如连珠炮般抛出,将众人的思绪从华南的惨败中暂时拉回到南楚国内的这场巨变上。

    赵溟显然早有准备,他沉声禀报:“回义父。黄巾军此次起事,犹如野火燎原,势头之迅猛,远超我们的预料。那张角原本只是一个四处游历的道士,他自称在山中得到南华老仙传授的《太平要术》三卷,就说自己能呼风唤雨,驱使雷电,还特别擅长画符念咒,给人治病。在荆襄、林州一带的流民和贫苦百姓中,他威望极高。”

    “然而,他能短时间内聚集数十万人马,还一举击溃林州的精锐部队,绝非一般道士能做到的。据我们探查,他手下确实有不少能人。其弟弟张宝、张梁,都十分骁勇善战,各自统领着大军。”

    “还有一批核心将领,像马元义、波才、张曼成等人,都不是普通的草莽之辈,用兵很有一套。特别是那个阵斩韩文星的张绣,据说枪法出神入化,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且,他疑似出身军中,他们表面身份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深入调查后,具体的来历却难以查清楚。”

    赵杰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追问道:“哦?军中出身?一定要彻查!还有,他们所谓的‘妖法’或者‘秘药’,有没有什么线索?”

    “我们正在全力追查。”赵溟回答道,“从前线逃回的溃兵都说,黄巾军作战的时候就像疯了一样,根本不怕死,对疼痛也很迟钝。我们已经派了精通药理和巫蛊之术的好手前去,想获取相关样本,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初步怀疑,可能和某种极其烈性的兴奋药物,或者精神蛊惑手段有关,和红莲教的手法有些相似。”

    “药物……蛊惑……”赵杰沉思片刻,冷笑道:“不管是什么,一定要找到。如果能为我们所用,那就是一件大杀器。要是不能,也必须找到破解的办法,不然以后战场上碰到,我们肯定要吃大亏。这件事就由你‘潜影堂’和‘诡谋堂’一起协同办理。”他看向赵幽,赵幽立刻躬身领命。

    问完黄巾军的事情,赵杰话锋陡然一转,语气瞬间变得更加冰冷,甚至隐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

    “刘伏兴那边呢?朝廷上,面对林州的惨败,他是怎么应对的?我们对他的监视,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负责此事的赵城赶忙上前。他作为内事堂主管,监视刘伏兴这个本应是“自己人”的家伙,本就是他分内之事,更何况现在正是敏感时期。

    “回义父。”赵城神色凝重地说道:“据宫里的眼线传来消息,当天朝会,林州的八百里加急送到,陛下当场就震怒了。刘伏兴当时没说什么,但退朝之后,陛下单独把他召进了御书房,密谈了将近一个时辰。”

    “密谈的内容我们没办法探知,但之后陛下就连下几道严旨,命令暗夜司全力追查战马的来源、黄巾妖法,还有林州官员将领叛变的事情,限期一个月,还授予刘伏兴‘便宜行事’的权力,让他肃清金陵城内的黄巾暗桩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便宜行事?”赵昊听到这里,忍不住冷哼一声:“陛下这是被气糊涂了吧?居然给刘伏兴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这么大的权力,他岂不是要在金陵城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赵杰却摆了摆手,眼神深邃莫测:“陛下这是想借刘伏兴这把刀,既对付外敌,也清理内鬼。看来,林州的事情,让陛下对朝堂和地方上的某些人,已经忍无可忍了。”

    他顿了顿,又追问赵城:“刘伏兴接了旨意之后,有什么动作?监视他的人,有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赵城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但还是如实禀报:“刘伏兴离开皇宫后,就直接回了暗夜司衙门。这段时间里,他调阅了大量关于林州、云昌府,还有周边各个郡县的卷宗,特别是和军马调配、地方世家往来相关的记录。他动作很快,雷厉风行的,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副奉命办事、忠心耿耿的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赵城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

    “我们安插在司内最隐秘位置的‘暗桩’传来消息,刘伏兴在调阅某些特定卷宗的时候,手法很是微妙。他似乎对一些本应该严格封锁的旧案特别感兴趣,而且还有意无意地,把几条关于战马流向的关键线索,引向了和谢氏、杜氏等几家关系交好的官员那边,而不是我们一开始认为的伊川郡……”

    “哦?”赵杰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寒光闪烁:“他这是在替陛下敲打谢家、杜家?还是……另有目的?”

    赵城摇了摇头:“现在还很难判断。他做得非常隐蔽,如果不是我们的‘暗桩’身份特殊,根本发现不了。另外,他派出去调查‘妖法’和城内谣言的人手,看起来是全力以赴,但选择的调查方向却有些迂回,好像并不着急马上找到真相,更像是在拖延时间,或者混淆视听。”

    暗室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刘伏兴的反应,表面上看,符合他副司首的身份,但经过赵城这么细致的分析,却处处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诡异。

    他似乎在忠诚地执行皇帝的命令,可在一些细微之处,却又巧妙地操控着调查的方向,甚至可能是在利用这次机会,达成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继续死死盯着他!”赵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刻都不能放松!我要知道他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调阅了哪些卷宗,派出了哪些人手,还有……这所有动作背后的真正意图!赵城,这件事你亲自派心腹负责,动用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哪怕暴露几个隐藏得很深的钉子,也没关系!”

    “是!义父!”赵城神情严肃,凛然应命,只感觉肩头的压力如山般沉重。

    赵杰缓缓靠回轮椅,目光扫过眼前这一众义子和骨干,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南楚国内已经内乱,变数越来越多。根据情报,张角的黄巾军,虽然势头很猛,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根基不稳,面对大禁军终究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迟早会出乱子,或许可以为我们所用。但真正的隐患,往往藏在自己人中间。”

    “刘伏兴……这个人绝对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陛下年纪大了,最近越来越多疑,还容易急躁发怒,很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要是这个时候有人心怀鬼胎,花言巧语……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在燕国的谋划已经出了波折,南楚这边的根基,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赵城和赵溟身上:“赵城,全力调查刘伏兴,绝不能有任何闪失。赵溟,加派人手,不仅要密切关注黄巾军的动向,还要严密监控和刘伏兴有过接触,或者可能和他有牵连的所有朝臣、将领、地方豪强!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想在这乱世中浑水摸鱼!”

    “谨遵义父之命!”众人齐声应道,神色庄重而严肃。

    赵杰疲惫地挥了挥手,其中几人悄然退下,只留下一赵城人一人坐在空旷的暗室之中。

    烛火摇曳不定,将他的身影在冰冷的石壁上拉得忽长忽短,宛如一头被困在牢笼里,却依旧伺机而动的衰老凶兽。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刘伏兴……你到底是谁的人?你究竟想干什么……张角……黄巾……数千骑兵……来历不明的助力……难道这南楚的天下,真的要变了?”

    窗外,凌川城的风声依旧呼啸,仿佛还隐隐带来了远方的金戈铁马之声。

    ——————

    暗室之中,唯有烛火噼啪作响,摇曳的火光映照着赵杰那张阴晴不定的脸。四周的黑暗如浓稠的墨汁,仿佛随时都会将他吞噬。

    麾下之人已然领命离去,前去执行他的指令。然而,他心中的波澜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汹涌的潮水般愈发澎湃。

    他独自坐在轮椅中,指尖无意识地、愈发急促地敲击着扶手,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反复回放着自燕国京都兵变以来,直至如今的每一次计划失败的每一个细节……从林州军的惨败,到洪天啸的覆灭,这些过往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击着他的内心。

    就拿林州事变来说,那简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数万大军全军覆没,铁壁韩文星竟被阵斩于沙场,一千精锐骑兵瞬间化为乌有。云昌府尹刘璋临阵倒戈,而那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张角,竟以妖法惑众,使得局势急转直下。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若单独拆开看,似乎都能找到一些勉强说得通的理由。流民们长久以来积怨已深,世家在暗中推波助澜,将领或许轻敌冒进,甚至可能真有那么一点蛊惑人心的邪术存在。但当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这样一场迅速、彻底且颠覆常理的惨败时,一股难以言喻的诡异感便如影随形。

    这手法,这风格……赵杰的瞳孔猛然收缩,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无形之手狠狠攥住,让他呼吸都为之一滞。

    诡异莫测,仿若大变活人!一个他极度不愿想起,却又无比深刻的印象猛地撞入脑海——燕国京城那场惊天之变!那个犹如从地狱中钻出的燕国小皇帝,和他那支仿佛凭空出现、战力骇人、装备着前所未见之利器的神秘军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