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章 墨者宏愿
    墨玄对墨白被贬到边关来筑城,很感意外,问清楚其中原委,墨玄感叹赢连为坐稳君位,可谓谋划长远煞费苦心。他同时担心,墨白失了少府之职,还能不能重获国君重用。

    墨白认为赢连一心想复兴秦国,必然离不了墨家弟子的支持,即便不重用自己,也会继续启用其他墨家的贤能之士。以他对赢连的了解,及早年祖父墨子对赢连的评判,自己有信心重返秦廷。

    墨玄对早年祖父如何评判赢连甚为好奇,便问:“当年在楚国赢连有何种超凡表现,让祖父认定他,将来能成大事。命你暗中保护他,并全力协助他重登君位?”

    “祖父未详细解释,但他认为赢连心地仁厚,有眼光能容人。身为落魄公子,赢连尽尝人间疾苦,就像当年的晋文公,如有得力帮手助其夺回君位,必能造福一方,成为一位有大作为的国君。”墨白说。

    墨玄点点头,说:“赢连在外流亡二十九年,应该吃过不少苦。但他身边可不像重耳那样有赵衰、孤偃、魏畴、胥臣等贤能之人追随。他仅凭过人的心智,如今大权尽揽,还深得人心,坐稳国君之位,确实也不简单!”

    “墨家弟子遍布几个大国,祖父为发现值得辅佐的君主,考察过许多国家,甚至特意将你我的父亲三兄弟,安排定居在齐、楚、秦三国,他还亲赴楚国居住十多年。在寻找明君这事上,他可谓费尽心思。几十年里,得到他认可的不超过三人。他嘱托你我要辅佐赢连主政秦国,肯定是深思熟虑过的。”墨白说。

    “我们动用了几国的墨家弟子,深入虎穴冒死拼杀,夺取秦君之位。当时在秦宫,决定将君位还给赢连,净身而退的时候,我真有些不甘心呢!”苦笑着摇摇头,墨玄似有不解地问,“假如,当时我们横下一条心,灭了赢连与菌改,难道真就没机会坐稳秦君之位?”

    “你这窃取秦君大位的想法,很危险呐!我们墨家弟子最讲求的可是忠义,时至今日,你还惦记当年取代赢连,窃得他的身份这事,是不是有悖祖父教诲。”墨白撇嘴说。

    墨玄忙摆手说:“我只是假设!就算让我做国君,我哪有执掌一国的本事。我好奇你当时依据什么认定,我们不是赢连与菌改得对手,拱手就将君权交给赢连?”

    墨白笑着摇摇头,说:“我当时并未料定赢连、菌改有多强,我们强行除掉他们,由你我取而代之,一定就不能成功。我只是依照祖父曾经的告诫,做出最终的决定。”

    “祖父说过什么,让你决定放弃窃得一国的大好机会?”墨玄问。

    “天下大义!祖父说,当你在重大关头,面临抉择不知该如何取舍时,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要看你的选择是否符合天下大义。如果有悖天下大义,总有一天,你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甚至遭世人唾弃。”墨白说。

    墨玄点点头,说:“好在你做出了维护大义的正确决定。不然照现在赢连、菌改表现的智谋来看,当时我们出手恐怕真擒不住他们。”

    “坚守道义是每个墨者的做人准则,不然凭什么我们墨家能发展成天下第一大教派。”墨白说。

    虽被国君贬到关东郡,墨白并没怨言,专心建造新城。墨玄治下的关东郡,不只受到魏国的威胁,同样面临北方义渠国的侵扰。出于长远考虑,他觉着在北部,建造新城攻守兼备非常必要。赢连非常赞同墨玄的战略眼光,大力支持新城的建造,征调大量民夫来筑城。

    先期墨玄带着墨家的能工巧匠,巡遍北方各地,将新城选址在洛水旁。

    墨白询问墨玄城址选在此地,可有特别意图?

    墨玄解释说,秦国将来必定要收复河西之地。沿渭水东进击魏,所过各城经魏国经营多年,都有重兵把守难以攻破。而在此地渡洛水,从北部突袭必易得手。且此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筑高墙可保安全。

    在筑城期间,魏国未有动静,只义渠国有小股骑兵骚扰过几次,都被早有防备的墨玄带兵击溃。转眼一年过去,城墙圈起街道铺就,新城已见雏形。

    一日,国君遣人来招墨白回都城。

    临行前,墨玄问墨白,此番重返朝堂是什么预期,国君会重用他,还是仅官复原职?

    墨白思索片刻说:“新城建造中途,国君招我回去,多半是另有任用。”

    “会不会国君启用你强推新政,时至今日朝堂里敢于反对的人已没几个?”墨玄问。

    “菌改为相,国君不会委我这等重任。公族势力仍影响甚大,赢缇倒台没人说什么,但不代表公族没意见。以赢连的性格,敢不敢强推新政很难讲。”墨白说。

    “你的意思,赢连任用菌改就为求稳?循规蹈矩的发展,何时秦国才能强盛起来?”墨玄说。

    “我以为,赢连根基尚浅,没几个可靠的贤能之臣,必行事谨小慎微。当初为笼络人心,平息世家大族权力被削弱的怨怒,将我贬来边关。如今菌改为相,必然启用一批他的亲信。菌改将赢缇的根脉彻底清除,将来势必他一家独大。国君重新启用我,恐怕是主要用来制衡菌改。”墨白说。

    “你的意思是,赢连会用以你为核心的墨家势力,去制衡菌改?”墨玄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年赢连向祖父请教过为君治国的学问,他应该明白权力平衡对朝廷稳固的作用。一旦菌改上位,秦国的公卿贵族势必都依附在他的门下。能稍微制衡他的,只能是我们这些外来的势力。”墨白说。

    “菌改为赢连夺位登基立下汗马功劳,又为扳倒赢缇立下头功,等他稳坐相位之后,怕是没人可制衡他了。”墨玄说。

    墨白笑了笑,说:“赢连考虑的比你我长远。他让你镇守关东郡,任用相里勤、蒙括为将,把秦国四成的兵力交由墨家弟子掌管,四成兵力由杜洪父子掌控,难道是随意安排的?”

    墨玄说:“赢连为笼络人心坐稳君位可谓步步为营,真是煞费苦心啊!没有深远谋划,达不到如今的局面。照你的分析,赢连心思如此缜密,找人制衡丞相菌改,是为必然。田氏代齐的教训,身为国君他肯定会吸取。”

    “秦国根基深厚的公卿贵胄,再怎么反对献公变革,手里没有兵权,也翻不起什么浪头。墨家要想在秦国站稳脚扎下根,必然会死心效命国君。由我们掌握尽半数军队,比全部由杜洪父子掌控更稳妥。赢连流亡在外多年,没有自己的嫡系死忠,通过朝臣相互制衡,稳固自己的君位乃最好的选择。”墨白说。

    “秦庭再无异己能威胁赢连的君位,为何接下来,他仍不会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墨玄问。

    墨白皱起眉头,说:“赢连将菌改封为丞相,怕是很难像魏国那般全面推行变法,稳妥是他的首要选择。过上十年八载,秦国慢慢壮大一些,能吸引到像李悝、吴起那样的贤能之士入秦,才会推行变法。凭秦国现在的这些朝臣,没有主持变法的贤才。”

    “赢连登基施政以来,采取的许多举措,不正是贤弟的主张吗?凭你的才能韬略,难道还不足以主持变法吗?”墨玄问。

    墨白摇摇头,苦笑道:“我的这点治国的学问,辅政一个稳定如常的国家或许可以。不足以匡复一个贫弱多年,危机四伏的大国。墨家的学问虽然广博深厚,也非无所不包。再说祖父的许多学问,我也只是学得皮毛,没能完全领会。”

    “秦国不能富强,也就不会对外进行大规模的征伐,老百姓多过几年安稳日子,这也许不是坏事。真若赶上魏国这般国力强盛,怕是秦国也要四面出击,征伐不断了。”墨玄说。

    “国力贫弱便不能抵御他国攻伐,想在这诸国林立的时代,避免战争是不现实的。祖父提出非攻的主张,后期一心研究防御作战,不正是看到各国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才想出的应对之策吗?如果没有那么多战事,他何必强调这些。”墨白说。

    墨玄点头说:“魏国攻占秦大片国土,秦魏早晚还会有大战。这几年,我们墨家入秦者众,看好未来秦国能强盛起来。但愿到时,我们能助秦国取胜。”

    “这是我们墨家筹划了几十年的大事,如果秦国在献公这一朝,在我们墨者助力下,仍不能摆脱贫弱强盛起来,那墨家为天下计的谋划,恐怕就要落空啦!因此,我们务必尽心竭力,富强秦国,实现祖父的心愿。”墨白说。

    “天下一统,四海升平,多么好的期许啊!怕是你我这一辈无缘见到。”墨玄感叹道。

    喜欢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请大家收藏:帝国崛起之东方圣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