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的路上,贺瑾偷瞄他姐,“姐,你不生气吗?”
王小小:“嗯,他们瞧不起我,我是不介意,但是能有机会踹上两脚,我也更加不会介意。”
贺瑾嘿嘿笑了。
王小小话锋一转:“小瑾,报复的底线要有,别人的语言伤害,最多就像你今天的报复,多了就过了。”
贺瑾:“放学,最多一点点皮外伤,不对,连皮外伤都不没有。”
王小小:“我就知道我家小瑾有分寸。”
————
回到家,老规矩,从头到尾把自己洗干净。
今天午饭不想炒菜,简单点,全部蒸,王小小把窝窝头做好。
第一层窝窝头和一碗米饭,第二次蒸蛋,蒸香肠。
蒸煮的时间,王小小来到院子在院墙底下挖了一条小沟,把玻璃碎渣丢进去。
墙上的玻璃,最好弄点水泥来再弄上玻璃,这样就不敢随意翻墙。
而且水泥糊在墙面上,插上玻璃,保证安全。
“小瑾,用木头做一个压水器。”
贺瑾点头:“行,姐我打好水了,你来洗手。”
洗完手,两人吃饭。
“小瑾,你明天下午去干活,我早上给你做好饭,你带去吃,下午放学,我去接你。”
“好,不过,姐,下午我们去哪里?”
“把这个市逛一圈。”
王小小带着贺瑾去市里逛,贺瑾拿着本子记录有什么厂。
贺瑾这前面:“运输队,县里没有。”
“县里离市里近。”王小小皱眉,很多穿越小说中,运输队都会干点‘黑货’,对他们来说,风险太大,不到饿死的情况,她是不会来找这里。
经过橡胶厂的时候,王小小骑到门卫停下车来。
门卫室里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和普通门卫有些不同,手里还拿着个搪瓷缸子,正看着报纸。
他抬头看到两个穿着八成新军装的小崽崽停在门口,这年头,能这么穿的孩子,家里大人多半是部队里的干部。
王小小赶紧停好车,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牡丹烟递过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和急切:“叔叔您好,打扰您了。想问一下,厂里有没有不要的橡胶边角料?我们想找一点。”
男人(临时帮忙的车同主任)接过烟,没立刻夹耳朵上,而是看了看牌子,又看了看两个孩子:“边角料?小同志,你们要那个干什么?那东西没什么用,还一股味儿。”
王小小把对伤残长辈的说辞又诚恳地说了一遍,强调只是想捡点废料试试垫假肢。
主任听完,脸上多了几分理解和赞许:“原来是做好事,有心了。厂里的边角料,平时车间里谁家需要补个鞋底、垫个桌脚的,随手也就拿走了。剩下的,攒在一起,每周日傍晚五点统一拉去焚烧处理。”
他看了看窗外,又看向两个眼巴巴的孩子:“这样吧,以后如果确实需要,就每周日那个时间点过来。到时候看门的老李头也知道规矩,你们说是捡废料的,就说老徐同意的,能拿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力气,反正不拿也是烧掉。”
他顿了顿,略带歉意地补充道:“昨天已经烧完了。我这儿现在也只有两块压箱底准备拿回家用的,你们要是急,就先拿去吧。”
说着,他弯腰从桌子底下摸出两块巴掌大、半指厚的黑色橡胶块递了出来。
王小小一听,心里顿时有底了,这是找到了一个稳定且安全的来源!
本来不想拿,放在周日就有,免得欠人人情,突然想起他刚刚说的话和刚刚他在看报纸。
她连忙接过那两块橡胶,连声道谢:“谢谢叔叔!太感谢您了!这两块就够了,我们周日再来!一定不给您添乱!”
“嗯,去吧。周日再来。”主任挥挥手,重新拿起了报纸。
王小小把一包牡丹放到桌子上:“叔,您拿去抽,我爹说了,烟拆了,放久就不好抽了。”
王小小和贺瑾再次道谢后,才骑着快速车离开。
徐主任拿着牡丹,看样子他们的爹最少是副团。
贺瑾兴奋地说:“姐,他说每周日都可以!”
王小小也笑了,心情舒畅,“记住了,是每周日下午五点,焚烧处理前。以后我们就这个时间来‘捡’垃圾。”
她特意强调了“捡”字。这下,不仅解决了材料来源,连时间都固定了,简直是意外之喜。
贺瑾:“姐,你怎么给了一包牡丹?”
王小小呵呵两声:“小瑾,他是这个厂的干部。”
贺瑾狐疑:“你怎么这么肯定?”
“我们叫他之前,他在干什么?”
“看报纸。”贺瑾说完,立刻明白了,四十多岁的人识字不多,这个年龄更多的是干部才识字。
一路逛下去,来到水泥厂。
王小小到了门卫,还没有开口。
门口的老头直接挥手:“走走走走……”
王小小逛了对着水泥厂逛了一圈,在后门看到了散落在地上的一层,估计是进进出出散落在地上。
贺瑾看到他姐的脸,就知道他姐想做什么?
王小小在附近扯了几把粗壮的树枝,又找了些韧性好的长草,手脚麻利地编成了一个简陋但结实的大扫把。
她把扫把递给贺瑾。
从斜挎包拿出一块布当口罩用
自己则从包里掏出两个早上装窝头用的旧布袋。
把包交给贺瑾,她拎回扫把,对贺瑾说:“你就在边上玩,别离我太远,也别太近,吃灰。”
“我也一起。”小瑾赶紧说。
王小小指着布条做的口罩:“布条没有来,水泥灰对人的身体不好,乖,离远一点。”
王小小就走到水泥厂后门外那片公共区域,那里铺着一层散出来的水泥灰。
她抡起扫把,开始认真地扫地。
她扫得很大声,动作幅度也大,毫不避讳。扬起的水泥灰让她眯起了眼,但她还是吭哧吭哧地把那些散落的水泥粉扫到一起,聚成一小堆。
有人大概是被扫地的声音吸引,看到那俩军装小孩,只不过女孩正在那吭哧吭哧地扫地。
他皱了皱眉,吼了一嗓子:“喂!那小女娃!你在那儿瞎折腾啥呢?吃一肚子灰!”
王小小停下手,用手背抹了一下额头的汗,立刻留下了一道灰印子。
她理直气壮:“同志,这地上太脏了,风一吹全是灰,我扫干净点,大家走路都清爽!”
她这话说得声音响亮,理由听起来无比正当,爱护环境卫生嘛!
那人被她这回答噎了一下,似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他嘟囔了一句“瞎积极……”。
王小小心里暗笑,手上更不停了。
她迅速将扫成堆的水泥灰装进早上装窝头用的旧布袋里,两个袋子都装了大半满。
她系好袋口,又把扫把拆开,树枝扔远,还特意把扫过的地方用脚底板蹭了蹭,显得更平整些。
“走了,小瑾!”
贺瑾全程看着他姐的操作,眼睛瞪得圆圆的。
直到骑上车离开,他才无比佩服地说:“姐,你可真行!你就那么扫,他都没话说!”
王小小哼了一声,教育道:“记住了,小瑾。只要你自己不觉得是在干坏事,理直气壮,做的事又占着一点点‘理’,别人很多时候就拿你没办法。咱们没进他厂门,没拿他库房里的东西,扫的是公共地带没人要的灰,谁来了也说不着咱啥!”
“嗯!记住了!”贺瑾用力点头,觉得今天又跟姐姐学到了一招。
王小小看着表,5点了。顺路去了供销社,才发现,下班的人把不好的菜叶都买走了。
明天去屠宰场看看。
回到家里,炒了辣白菜炒肉,和小瑾随便对付一口。
刚吃完饭,停电了,这时候才知道电这种东西,属于神经病,两人只有手电筒。
“姐,回去我在做一个手摇发电机灯。”
王小小点头:“材料我去弄回来,不许要你实验室的材料,公私要分明。”
贺瑾:“姐,材料家里就有,放心吧!”
“既然没有电,早点睡吧!”
今夜稍微做了防御,王小小睡觉安稳了点。
次日凌晨五点,他们俩起床去了,屠宰场。
排队的人真多。
等了一个小时才到他们,这里是不要票的福利。
猪血一人可以买一斤,一毛钱。
骨头一人可以买2斤,一毛五分钱。
王小小和贺瑾买了下来,赶紧骑车回家。
王小小来不及做窝窝头,直接煮了面条,吃面条的时间。
王小小用铝饭盒蒸米饭,米上放了一些香肠。
吃完面条,米饭快蒸熟了,王小小在打了一个鸡蛋在香肠上,上层饭盒,放了一些泡菜,小瑾的中午饭菜就做好了。
有蛋有肉有菜,还有大米饭,很好的一餐了。
贺瑾皱着眉:“姐,为什么来市里后,你专门给我做米饭吃。”
王小小看了他一眼:“因为我们是二科的学员,每个月生活补助有钱有票,虽然票只是正式的一半,但是我们是技术学员,即使是学员,隐形福利比得上副连长了。
你现在大量用脑,要好好补补,在家属院,红红花花在,专给你一个人吃大米饭,后妈看到会闹不公平,这就是一起住的麻烦。
后妈的津贴和票全部在我手上,红红花花吃喝上是完全够吃一半粗粮和一半细粮。
现在就我们两个人在市里,一周两天,没有必要你要节约。”
贺瑾还是皱眉:“够你吃细粮吗?”
王小小望天:“不够,我一天的食量够你吃四五天的大米了,加上我如果吃细粮,生活补助到手,十天后,我们两人喝西北风。”